-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模块三第三章中老年食品保健
第三章 中老年食品保健 第一节 免疫力与食品保健 第二节 肿瘤与食品保健 第三节 老年痴呆症与食品保健 第一节 免疫力与食品保健 天 然 免 疫 (非特异性) 获得性免疫 (特异性) 屏障作用 (皮肤、粘膜等) 吞噬作用 体液免疫 (B淋巴细胞) 细胞免疫 (T淋巴细胞)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免 疫 (吞噬细胞) 伤口化脓? 发烧? 免疫防御:过低 — 免疫缺损(反复感染 ); 过高 — 超敏反应(过敏)。 免疫稳定:紊乱 — 自身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 免疫监视:丧失 — 肿瘤。 免疫系统三大功能及其异常的危害 二、免疫与营养因素 1.蛋白质与免疫功能: Pr:是机体免疫系统中多种组分的“建筑原材料”。 ∴当Pr营养不良时,免疫器官发育缓慢,免疫细胞数量减少、活力降低,同时免疫力下降,对疾病的抵抗力低下。 某些aa:对免疫系统也是必需的。(精氨酸、鸟氨酸等) (如:精氨酸可防止胸腺的退化,当精氨酸维持在 0.04-0.1mmol/L时,可使机体维持足够的免疫能力) (一)营养与免疫相互关系 免疫器官 (中枢,外周) 免疫细胞 (淋巴C,单核吞噬C,粒细胞, 红C) 免疫因子 (抗体, 补体) 胸腺 淋巴组织 淋巴结 脾 脏 骨髓 免疫系统 必需脂肪酸:是维持机体免疫系统最重要的基本营养素和功效成分。(如:亚油酸,亚麻酸等) ∴缺乏必需脂肪酸,会导致淋巴器官萎缩,血清抗体降低。 2.脂质与免疫功能: 3.碳水化合物与免疫功能: 活性多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辅助抑制肿瘤。 功能性低聚糖,膳食纤维等:能调节肠道菌群,能诱导干扰素、促进细胞分裂而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起到激活免疫、抗肿瘤作用。 4.维生素与免疫功能:(P66) (1)维生素A: (2)维生素C: (3) 维生素E: (4)维生素B6: VB6缺乏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受到明显影响。(包括胸腺萎缩,淋巴细胞减少,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异常等) 老年免疫功能低下与VB6密切相关。 (补充VB6后,免疫功能得以明显改善) 肾功能不全而进行透析的病人,一般均伴有VB6缺乏, 补充 VB6 后,免疫功能可得到相应改善。 (∵对正常人来说,VB6并不产生显著免疫增强效果。) 5.矿物元素与免疫功能: (1)锌: Zn是胸腺发育的营养素,只有锌量充足才能有效保证胸腺发育,增加胸腺素的分泌量,维持细胞免疫的完整性。 (2)铁: Fe:对机体免疫器官的发育、免疫细胞的形成、免疫细胞杀伤力均有影响。 缺Fe时,可损害免疫功能,减少T细胞数量,减弱对肿瘤的杀伤力。 Fe:是较易缺乏的营养素。 (特别:儿童和孕妇、乳母等人群) (3)铜: Cu:可增强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 Cu缺乏,可降低中性粒细胞的杀菌性,从而增加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 (4)硒: Se:具有明显的免疫增强作用,适宜的Se水平,对于保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是必需的。 1.免疫球蛋白: Ig:在动物体内具有重要的免疫和生理调节作用,是动物体内免疫系统最为关键的组成物质之一。 (二)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的物质 2.活性多糖: 能增强淋巴细胞的活性,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在抗肿瘤、抗病毒、免疫调节等方面应用广泛。 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SOD:能清除人体内过多的氧自由基。 它在一些肿瘤、炎症、自身免疫疾病等治疗中有良好疗效。 4.益生菌 乳酸菌及其产物能诱导干酪素,产生体液免疫和 细胞免疫,激活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5.茶多酚、皂甙 均具较强的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6.螺旋藻 能激活免疫细胞,有抑制肿瘤功能。 7.蜂皇浆 具免疫调节作用,抗衰老作用,促进大脑活化。 8.生物制剂 胸腺肽: 来源于小牛、猪或羊的胸腺组织提取物,是可溶性 多肽。 胸腺肽可增强T细胞免疫功能,用于治疗先天或获 得性T细胞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等。 第二节 肿瘤与食品保健 1.能量与肿瘤: 能量与肿瘤发生关系密切。 限制膳食能量,可减少动物自发性肿瘤的发生率,并抑制肿瘤的发展。 (一)营养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二、肿瘤与营养因素 一、概 述 2.脂肪与肿瘤: 高脂肪可促进大肠癌、乳腺癌等的发生。 影响大肠癌的发病机制: 是高脂肪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摄影技术第一章0763.ppt
- 改免疫调节30张课件.ppt
- 放射医学初级技士考试试题整理看完必过.doc
- 文献翻译肾上腺神经鞘瘤的ct表现.ppt
-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6-4激素调节定.ppt
- 新生儿常见疾病早期症状及蓝光治疗222.ppt
- 新课标一轮复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ppt
- 晋升临床医学类参考资料47.ppt
- 普通心理学北师大精品课程65.ppt
- 智力低下与孤独症儿童的心理行为治疗11.ppt
- 初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人工智能的软件项目风险智能识别与应对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历史课堂中提升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教师数字素养评价数据可视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化工企业节能减排技术集成与绿色产业发展模式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教育平台下小学科学课程自适应资源匹配与算法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创新实践与画像构建的生态系统构建与成效评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数学教学中人工智能支持的跨学科教学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在校园咖啡馆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成果关联性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科学大概念教学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中的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