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育与职业不相称.pdf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与职业不相称

㆟口學刊第30 期,頁 65-95 ,2005 年 6 月 「教育與職業不相稱」對薪㈾的影響: 「標準差法」與「㉂我評量法」兩種 不相稱測度方法之比較* ** *** **** 蔡瑞明 莊致嘉 葉秀珍 摘 要 在高等教育持續擴張與失業率屢創新高的台灣,「教育與職業不相 稱」的問題值得重新獲得關注。有鑑於此,本研究在比較不相稱測度 方法的同時,檢視台灣勞力市場㆗,「教育與職業不相稱」對工作者薪 資的影響。本研究分析「台灣㆞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的資料顯示, 過去經常為研究者所使用的「標準差法」容易發生低估「過量」教育 的情形,而「工作者的自我評量法」則容易產生高估「過量」教育的 偏誤。 本研究主要是對此兩種測度方式進行修正,以「半標準差」模式 * 本研究的資料主要是依據國科會資助,㆗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心提供的「台灣㆞區社會 變遷基本調查」的調查資料。本文初稿曾發表於 2003 台灣社會學年會「邁向新世紀的公平社 會―社群、風險與不平等」研討會。本文在研究進行與論文寫作期間曾獲國科會專題研究計 畫的經費支持。作者感謝齊力、謝小芩、紀金山、林大森等多位學者的指正,以及學刊審查 先生的修改意見。 **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生 **** 國立㆗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副教授 收稿日期 2004/03/31 ,接受刊登2005/04/21 66 蔡瑞明、莊致嘉、葉秀珍 取代傳統的「標準差法」,而以「自我評量的標準差法」調整修正「自 我評量法」。修正後的測量方式對於薪資具有提升解釋力的效益,有利 於更清楚㆞解析「教育與職業不相稱」的現象。此外,在控制個㆟職 業相關因素之後,相對於適量教育者,「過量教育」依然對薪資報酬有 顯著正向的效益。這個結果顯示出,「教育」在台灣勞力市場㆗,除了 具有㆟力資本的實質效果之外,亦可能帶有相當影響作用的象徵意義。 關鍵詞︰教育與職業不相稱、勞力市場、工作經歷、薪資、標準差法、 自我評量法 「教育與職業不相稱」對薪資的影響 67 The Influence of Occupational Mismatch on Earnings in Taiwan: A Comparison of the Standard Deviation Approach and the Self-Assessment Approach * ** Ruey-Ming Tsay Chih-Chia Chuang *** Hsiu-Jen Jennifer Yeh Abstract Continued expan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coupled with all-time high unemployment rates in Taiwan during the recent years have rekindled concerns among scholars about the consequences of misma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