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论文报告设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温带气旋的发生和发展 第一种类型主要形成于高空槽前的准静止锋或缓慢移动的冷锋上,这类气旋称为第一类(A类)气旋 第二种类型是由地面弱低压(或倒槽)与高空槽相遇并在高空槽的引导下,地面低压得到发展并产生气旋,这样发展起来的锋面气旋成为第二类(B类)气旋。 根据锋面气旋形成过程中各个阶段不同的温压场结构特点,可以将锋面气旋的形成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初生阶段:从发生波动到绘出第一根闭合等压线为止的整个阶段,称为锋面气旋的初生阶段。 高空锋区呈波状,温度槽落后于高度槽,而且高空槽位于地面气旋中心的后方,即地面气旋位于高空槽前脊后。气旋的前部,高空有暖平流,后部有冷平流。 (2)成熟阶段:有时也称为青年气旋阶段,指初生气旋发展到地面气旋出现一跟以上的闭合等压线时,称为青年气旋。 高空槽明显加深,振幅加大,但还没有出现闭合环流。等温线出现冷舌和暖脊,温度槽仍落后于高度槽,但两者比前一阶段有所接近。地面气旋仍处于高空槽前,气旋前部的暖平流和气旋后部的冷平流都很强,所以地面气旋的中心气压进一步降低。 (3)锢囚气旋阶段:从地面冷锋追上暖锋形成锢囚锋开始,称为锢囚气旋阶段。 高空槽进一步发展达到最大程度,出现闭合中心,闭合的低压环流从地面一直伸展到500百帕高空,高低空中心轴线已接近垂直。 (4)消亡阶段:锋面气旋进入消亡阶段以后,气旋就逐渐与锋面脱离,成为一个冷涡,环流减弱,气压升高、范围扩大,云雨随之减少。 高空的温压场近于重合,成为一个深厚的冷低压。 (二)锋面气旋的结构和天气 当锋面气旋的前部(东部)通过时,常出现气压下降,温度升高,天气回暖,有阵雨或暴雨,多刮较大的偏南风;它的后部(西部)经过时,气压上升,温度下降,刮西北风或北风,多云、阴天或下雨、下雪。 三、温带反气旋 温带反气旋是指活动于中高纬度地区的反气旋。包括冷性反气旋和移动性反气旋两大类。其中冷性反气旋又分为两类:一类是温度分布不对称的移动性反气旋,它的活动反映了冷空气的活动;还有一类是温度分布对称的准静止反气旋。 冷性反气旋多发生于极寒冷的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区。其势力强大、影响范围广泛,往往给活动地区造成降温、大风和降水,是中高纬度地区冬季最突出的天气过程。 冷性反气旋出现在近地面层内,由冷空气组成,势力十分强大,中心气压值达到1030-1040百帕,强的时候达到1080百帕。是一种浅薄系统。 二、锋 锋是冷暖气团相交绥的地带,是温带地区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的概念 锋具有一定的厚度并在空间呈倾斜状态,随高度它总是向冷气团一侧倾斜。锋的下方为冷气团,上方为暖气团。靠近冷气团一侧的界面叫下界,靠近暖气团一侧的界面叫上界。 (二)锋的分类 根据锋在移动过程中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可将锋分为冷锋(cold front)、暖锋(worm front)、准静止锋(stationary front)和锢囚锋(occluded front)四种类型。 (1)冷锋 锋面在移动的过程中,冷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这种锋面称为冷锋。 (2)暖锋 锋面在移动的过程中,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这种锋面称为暖锋。 (3)准静止锋 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移动很慢时,称为准静止锋。 (4)锢囚锋 冷气团、暖气团、更冷气团(三种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时先构成个锋面,然后其中一个锋面追赶上另一个锋面,即形成锢囚锋。 (三)锋面天气 1、暖锋天气 暖锋是向冷气团向移动的,在它移动的过程中,暖空气一方面向冷空气方向移动,另一方面又沿锋面缓慢向上滑行,滑行的过程中,当升到凝结高度后在锋面上产生云系。如果暖空气是层结稳定的,在地面锋线的最前缘是卷云、以后依次是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这个云系沿着整个锋面可连绵数百公里,离地面锋线越近,云层越低且厚度越厚,云顶可达6千米以上。降水发生在雨层云中内,一般多属于连续性降水,降水的宽度约为300~400公里,降水区一般处于锋前。由于从锋面上降落的雨滴蒸发使空气饱和,加上低层辐合、湍流混合作用,在锋下靠近地面锋线的冷空气里,常产生层云、碎层云、碎积云。当空气中的饱和层到达地面时,可形成锋面雾。 2、冷锋天气 一型冷锋(缓行冷锋)移动缓慢,锋面坡度较小(在1/100左右),其天气模式见图5.10。由于暖空气沿着冷空气楔向上滑升,所以主要云系和暖锋大体相似,只是云雨区在地面锋线后面,且云系排列次序与暖锋相反。由于此型冷锋坡度通常比暖锋大,所以云区和降水区比暖锋窄且多为连续性降水。但当锋前的暖气团不稳定时,在地面锋线的附近也常出现积雨云和雷阵雨天气。这类冷锋是影响中国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一般由西北向东南移动。 二型冷锋(急行冷锋)移动快,坡度大(1/40—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