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论文报告设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1.双倍余额递减法 (double-declining-balance method) (1)概念 双倍:2倍的直线法折旧率,先设净残值率=0 直线法年折旧率= (1-净残值率)/年限 2倍的直线法折旧率=2×(1-0)/年限=2/年限 余额:原值-累计折旧 在后两年内,考虑净残值,改按直线法折旧。 例,某设备原值15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 计净残值0.6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提折旧。 年折旧率=2/5=40% 第一年折旧=15×40%=6(万元) 第二年折旧=(15-6)×40%=3.6(万元) 第三年折旧=(15-6-3.6)×40%=2.16(万元) 第四年、第五年折旧 =[(15-6-3.6-2.16)-0.6]/2=1.32(万元) 特点: 基数变:账面余额 率不变 2.年数总和法(sum-of-years-digits method ) (1)概念: 年折旧=(原值-净残值)×逐年递减的分数 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 分数= 年数之和 例,某设备原值15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0.6万元。采用年数总和法提折旧。 第一年折旧:(15-0.6)×5/15=4.8(万元) 第二年折旧:(15-0.6)×4/15=3.84(万元) 第三年折旧:(15-0.6)×3/15=2.88(万元) 第四年折旧:(15-0.6)×2/15=1.92(万元) 第五年折旧:(15-0.6)×1/15=0.96(万元) 特点: 基数不变:原值-净残值 率变:逐年递减的分数 折旧计算方法的比较 直线法 工作量法 双倍余额 年数总和 第一年 2.88 3.84 6 4.8 第二年 2.88 2.88 3.6 3.84 第三年 2.88 2.4 2.16 2.88 第四年 2.88 3.12 1.32 1.92 第五年 2.88 2.16 1.32 0.96 合计 14.4 14.4 14.4 14.4 课堂思考1: 加速折旧对所得税缴纳有何影响?(what should be?) 课堂思考2: 影响折旧额的因素有哪些? 理论前沿——折旧政策选择的实证研究 (阅读资料:我国上市公司折旧会计政策选择实证研究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4年08期龚凤乾 实践情况——发达国家鼓励加速折旧 (阅读资料:加速折旧:鼓励技术进步的 税收优惠措施) ——我国首选折旧方式变更操纵利润 少提折旧虚增利润 (折旧)游戏 多提折旧避税 (案例解读1:彩虹股份变更折旧虚增利润) (案例解读2:深能源折旧游戏避税) 四、折旧的范围 除了“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外,都提折旧。 (一)应提折旧: 1.融资租入 2.季节性停用、修理停用 3.经营租出 4.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下月不提。 5.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后提折旧。 6.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 (二)不提折旧: 1.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下月提。 2.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不提折旧。 3.土地 4.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5.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再补提折旧. 五、折旧的核算 例,提取生产车间固定资产折旧1万元,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0.5万元。 借:制造费用 10 000 管理费用 5 000 贷:累计折旧 15 000 第四节 固定资产的处置 一、核算内容 出售、报废、毁损等 二、科目设置 “固定资产清理”、“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三、核算方法举例 (一)出售、报废、毁损的核算 例1,出售设备一台,原值2万元,已提折旧1.5万元,不含税售价6000元,销项税额1020元,拆除费200元,款项通过银行转账收付。 1/4借:固定资产清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