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结构技术条件.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构技术条件

计算程序及计算参数设定 1、本工程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写的《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和设计软件》(SATWE)新规范版本进行设计分析计算,软件授权系列号为: 。 2、计算参数的选取: 分项 参数名称 取值 参数名称 取值 总信息 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 0° 混凝土容重 27kN/m3 转换层所在层号 视具体情况确定 地下室层数 2 结构材料信息 钢筋混凝土结构 结构体系 剪力墙 风荷载计算信息 计算 地震作用计算信息 计算 恒活荷载计算信息 模拟施工加载1 刚性楼板假定 是 风荷载信息 修正后的基本风压 0.35 地面粗糙度类别 C 体型系数 1.4 结构基本周期 待填入 地震信息 结构规则性信息 不规则 扭转耦连信息 耦连 计算振型数 18 活荷质量折减系数 0.5 周期折减系数 0.9 考虑偶然偏心 是 设计地震分组 第一组 设防烈度 7(0.15) 场地类别 2 框架抗震等级 二 剪力墙抗震等级 二 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是 结构阻尼比(%) 5 活荷信息 柱墙设计时活荷载 折减 传给基础的活荷载 折减 活荷载不利布置 可不考虑【高5.1.8】 (梁设计弯矩放大系数可考虑提高,也可不提高) 备注 退出PM第一项时按不折减 调整信息 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 0.85 中梁刚度增大系数 1.7 梁设计弯矩放大系数 1.0 梁扭矩折减系数 0.40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 0.70 抗5.2.5调整地震内力 是 设计信息 柱配筋计算原则 单偏压 结构重要性系数 1 梁保护层厚度 30 柱保护层厚度 30 计算结果要求 1、结构单位面积重度满足13~15kN/m2。【高规5.1.8条文说明】 目前国内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由恒载和活载引起的单位面积重力,框架与框架-剪力墙结构约为12~14kN/m2,剪力墙和筒体结构约为13~16kN/m2,而其中活荷载部分约为2~3kN/m2,只占全部重力的15%~20%。 计算结果:1423.36kg/m**2 2、结构自振周期【荷载规范附录E】 计算结果:1.7646 3、轴压比【高规7.2.14,高规7.1.2,抗规6.3.7】: 计算结果:没有超过限值 4、位移控制【抗规5.5.1,高规4.6.3】在规范规定的取值1/550范围内。 计算结果:1/1072 5、尽量合理布置结构使其为扭转规则结构。当为扭转不规则时,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抗规3.4.3,高规4.3.5】的比值控制在1.4以内,即Ratio-(X)、Ratio-(Y)或Ratio-Dx、Ratio-Dy小于1.4。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高规4.3.5】不超过0.9,且结构前两阶振型均为平动振型。 计算结果:最大位移比:1.19 周期比: 0.9004 6、避免侧向刚度不规则【抗规3.4.2,高规4.4.2】:该层的侧向刚度不小于相邻上一层的70%,或不小于其上相邻三各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即Ratx、Raty不大于1.0且Ratx1、Raty1不小于1.0。 计算结果:1.2426 7、不出现楼层抗剪承载力突变:注意转换层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不小于上一楼层的80%【抗规3.4.2,高规4.4.3】。 计算结果:1.00 8、剪重比【高规3.3.13】 计算结果:1.99% 9、刚重比【高规5.4】要求控制在2.7以内,以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 计算结果:24.78 10、有效质量系数【高规5.1.13】不小于90%。 计算结果:98.29%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