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情感(心境)障碍的临床与研究进展教材教学课件.ppt

情感(心境)障碍的临床与研究进展教材教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论文报告设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抑郁症(ICD-10) 抑郁症药物治疗流程 单一药物治疗如SSRI、 SNRI、NaSSA等 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部分缓解或无效 完全缓解 减量或换药 加 量 巩固治疗4-6月 换另一种SSRI,如无效,换SNRI或NaSSA 继续 治疗 换另一种SSRI,如无效,换SNRI或NaSSA 维持原剂量,维持时间视病情而定 完全缓解 无效 仍无效,重新审查诊断,确定有无躯体疾病、物质依赖、心理应激和服药依从性的问题 心境稳定剂Li、T3等 可用TCA 联合用药 继续治疗 ECT* 严重或自杀强烈者可首选 有效 无效 无效 无效 有效 有效 有维持治疗指征 有效 躁狂发作治疗 ·急性严重躁狂 抗精神病药物 情绪稳定剂 电休克治疗 ·普通躁狂症 碳酸锂 卡马西平 丙戊酸钠 双相障碍的几个问题 共同问题(一) 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 具明显的复发性和终身患病的特点 症状广泛,可以在完全躁狂发作和完全抑郁发作中过渡 自杀的危险性增加 酒精和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危险性增加 个人、经济和社会的负担增加 共同问题(二) 70%的双相患者以抑郁为首发 重性抑郁发作的患者中,约有30%实为双相障碍而未被诊断 双相抑郁与单项抑郁相比有几个显著特点 情绪更不稳定 运动迟缓更明显 有“不典型的”症状,如食欲增加、睡眠增加等 15%的双相障碍患者发生自杀;危险性高于任何其他类型精神病或躯体疾病 Baldessarini et al 2003; Bowden 2001; Hantouche 1998; Jamison 2000 躁狂发作(2) 思维奔逸: 联想加速-言语增多、内容肤浅 注意力随境转移 意念漂浮-音联、意联 精神病性症状-幻觉 妄想(夸大、被害妄想) 精神运动性兴奋: 活动增多 行为轻率 精力旺盛 兴趣广泛 躁狂发作(3) 躯体症状: 交感神经亢进症状 性欲亢进 食欲增加 睡眠减少 根据症状的轻重、起病缓急分为轻躁狂与躁狂;急性躁狂和慢性躁狂 混合发作 是指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 通常是在躁狂与抑郁快速转换时发生。 这种状态持续时间较短。 双相障碍 双相Ⅰ型:目前或病史中有达到标准的躁狂/混合型的发作 双相Ⅱ型:反复抑郁发作或仅有轻躁狂发作者 环性心境障碍 持续性心境不稳定 心境高涨与低落,多次反复交替出现,但程度较轻(不符合躁狂或抑郁时的诊断标准)。 与生活应激无明显关系。 与性格基础相关。 心境恶劣障碍 持续性心境低落为主要症状的轻度抑郁,未达抑郁发作程度,从不出现躁狂。 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 无明显精神运动性抑制或精神病性症状。 生活不受明显影响 有自知力 时间持续2年以上,间歇2个月。 四、病程与预后 病 程 起病形式:急性或亚急性。 好发季节:躁狂为春末夏初;抑郁为秋冬季。 好发年龄:双相20岁;躁狂为30岁;抑郁为40岁; 发作形式:间歇发作、交替发作、持续发作。 发作持续时间:躁狂发作3月(平均);抑郁发作6月(平均、一半在1年内);慢性抑郁症一次持续发作2年;快速循环型≥4次/年。约1/3的Ⅰ型和1/6的Ⅱ型可呈持续性 预 后 心境障碍的预后一般较好。影响预后的因素: 发病年龄 疾病类型 病情严重程度 发作次数 躯体状况 家族史 病前性格 社会支持系统 治疗情况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 症状标准 严重程度标准 病程标准 排除标标准 诊断(1) 典型躁狂症“三高” 症状 情感高涨 联想加速 活动增多 躁狂发作症状持续1周 核心症状:情感高涨 诊断(2) 典型抑郁症“三低”症状 情感低落 思维迟缓 活动减少 病程2周 核心症状: 抑郁情绪、快感缺失、 自我评价低 症状评定量表 躁狂量表 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 Young躁狂量表 抑郁量表 Hamilton抑郁量表 Bech-Rafaelsen抑郁量表 Zung抑郁自评量表 鉴别诊断(1) 精神分裂症: 心理活动协调与否、病程规律、分裂症状与情感关系、病前性格、家族史、预后与治疗反应。 神经衰弱: 核心症状、情感与疾病关系、病程特点、病前性格与家族史等。 心因性抑郁: 心理因素与疾病关系和与症状关系、症状特点、病程特点等。 鉴别诊断(2) 抑郁症与神经衰弱的鉴别要点: 症状 神衰 抑郁症 抑郁、悲观情绪 轻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