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论文报告设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篇 导论;绪 论 ;;;;;;;壹;心理学的学科定位;心理学解读;人有三重生命;四项任务;主要
内容;1.心理学的定义
“Psychology”=“psyche”+“logos”.
Psyche=soul(灵魂);Logos=discourse(阐述).
原来的心理学是阐述灵魂的学问
今天的心理学则是旧瓶装新酒的现代心理学
;心理现象;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也就是说,人脑是人心理活动的载体。
;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定位说
整体说
机能系统学说
模块说;大脑两半球的单侧化优势
;;利手简易观察法;耶鲁大学耗时5年的研究成果。如果你看见这个舞女是顺时针转,说明你用的是右脑;如果是逆时针转,说明你用的左脑。
;;案例证明——狼孩的故事;有损大脑的生活习惯
长期饱食 蒙头睡觉
轻视早餐 不愿动脑
甜食过量 带病用脑
长期吸烟 少言寡语
睡眠不足 空气污染
;动物心理发展的3阶段
无脊椎动物(如蚯蚓等环节动物) 简单的神经链 感觉阶段
脊椎动物(如鱼、猫等) 脊椎和大脑 知觉心理阶段
灵长类动物(如猩猩) 大脑相当高度发展 思维的萌芽
人类心理:具有思维和意识
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只有人才有意识。;黑猩猩的智慧;伍;含义及意义
种类
感受器与适宜刺激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觉现象;含义:感觉是人脑对 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 的反映。
;感觉剥夺实验;感觉剥夺会产生怎样的后果?;感受器与适宜刺激
1.感受器:直接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感受细胞。
2.适宜刺激:能够使某种感受器特别敏感并产生兴奋的刺激是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如:痛觉的感受器是皮肤下各层中的自由神经末梢;光波是视觉的适宜刺激等。;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1.感受性:感觉器官对刺激的
感受能力。
2.感觉阈限: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作出反应,这个刺激范围称之感觉阈限。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阈限值越低,感受性越高,反之亦然。
;打针的宝宝;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种类
1.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感觉器官对最小刺激量的感受能力。
绝对阈限并非某个固定的刺激量;
E=1/R: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
2.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
最小差异量,又称最小可觉差(JND);
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二者在数值上也成反比例
韦伯定律:K=ΔI/I;;感觉的种类;视 觉;1.在地震中救出的伤员,在救出地面后为什么不能马上睁开眼睛见光?
2.X光室的医生,在进入光亮环境之前为什么要戴上红色眼镜?
3.交通信号、车辆尾灯等为什么要做成红灯? ;听 觉;其他感觉;感觉现象
感觉适应
感觉后象
感觉对比
联觉 ;感觉适应: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感受器官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如: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
久而不闻其臭——嗅觉适应(适应性最强)
2.我们安静的坐着,几乎察觉不到衣物的接触
和压力——触压觉的适应
3.将手泡在热水里,一会儿就感觉不出水的
温度了——温度觉的适应
;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
分为
后像持续时间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
黑白视觉后像 :盯着灯泡看三十秒种以上,尽力不要移动你的目光。然后把你的目光移到白色的区域,你将看到灯泡发光了!;;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视觉的明度、颜色存在对比;
味觉、嗅觉和皮肤觉都存在感觉对比。
如:吃完药后觉得糖更甜了;
从冷水里拿出的手放到温水里觉得水更热了;
;;视觉的颜色对比;;联觉: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在另一感觉道也产生了感觉的现象。
色-听联觉:“彩色音乐”即为典型的运用;
色彩的冷暖
色彩的重量
色彩的膨胀感
色彩的咸淡;红、橙、黄色给人温暖的感觉——暖色系;蓝、青、紫色给人冷
的感觉——冷色系;知觉;;知觉的特性;整体性:将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为一个整体进行觉知的能力。
;相似性原则;邻近性原则;选择性: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它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
作为知觉对象的物体不是固定不变的。对象与背景可以相互转化,而且互相依赖。
两可图形(对象和背景的变化)
;大树?婴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医学分子生物学第一章_染色体和基因教材教学课件.ppt
- 医学美容化学第八章_香精和香料教材教学课件.ppt
- 医学免疫学:补体系统教材教学课件.ppt
- 医学免疫学:超敏反应教材教学课件.ppt
- 医学免疫学20_肿瘤免疫教材教学课件.ppt
- 医学免疫学21_移植免疫教材教学课件.ppt
- 医学免疫学第16章_免疫调节教材教学课件.ppt
- 医学免疫学第八章_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教材教学课件.ppt
- 医学免疫学第二章_免疫器官和组织教材教学课件.ppt
- 医学免疫学第九章_B淋巴细胞教材教学课件.ppt
- 2024年头灯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澳代巴豆酸乙酯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水污染防治设备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纸卷包装输送系统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湿疹药物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家用通风电器具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数字模拟混合输出仪表通讯模板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计算器及货币专用设备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手工制纸及纸板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抗生素类药物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