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兴化一中高一语文预习学案:谏太宗十思疏、廉颇、鸿门宴.docVIP

2013兴化一中高一语文预习学案:谏太宗十思疏、廉颇、鸿门宴.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兴化一中高一语文预习学案:谏太宗十思疏、廉颇、鸿门宴

《谏太宗十思疏》预习案 张玉华-3-20 预习目标: 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2、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 3、掌握重点实词“固”“浚”“崇” “为”“休”,虚词“以”“而”“其”“之” “而况于”的意义和用法。 预习自测: 一、文学常识填空 (1)魏征(580~643) 字玄成,巨鹿曲阳(今河北省晋县)人,封郑国公,谥文贞,以直言敢谏著称,史以“______”称之。唐代______、______、史学家。曾主持编撰《隋书》《群书治要》,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贞观十一年上《十思疏》,有诗五古《述怀》等30多首。魏征一生先后上书二百多次,达数十万言,大都被采纳。他死后,唐太宗悲痛不已,亲自为他写了碑文,并对侍臣说:“____________,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2)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文体,又称______、______,多分条陈述。 二、本文阐述了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用原文词语回答) 三、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浚:必浚其泉源(???????????????? ) 2、当:当神器之重(?????? ??????????) 3、景:承天景命(???????????????? ) 4、董:虽董之以严刑(??????????????? ) 5、克:克终者盖寡(???????????????? ) 四、词类活用 1、固: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 2、重:人君当神器之重(???????????????? ) 3、下:则思江海下百川(???????????????? ) 4、终:克终者盖寡(???????????????? ) 5、虚: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 6、正: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 7、宏:宏兹九德(???????????????? ) 我疑我思: 《谏太宗十思疏》当堂训练 一、名句填写 (1)臣闻求木之长者,_______________;欲流之远者,_______________;思国之安者,_______________。 (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_______________。 (3)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_,所宜深慎。 二、成语积累 1、居安思危: 2、恃才傲物: 3、载舟覆舟: 4、垂拱而治: 5、择善而从: 三、写作借鉴 本文第一段提出了什么观点?是如何提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翻译下则短文,并说说其中蕴含的道理。 昔有一庵,邻于大宅,寺僧常见沟中米饭流出,密用水淘净,蒸晒一囤。不数年而大宅缘事暴贫;僧人即以此饭饷之,大宅衔谢不已。后细询,知为沟中物也,嗟悔无及。 ——选自《幼学故事琼林》 注:大宅:深宅大院。此处指广有财富的大户人家。暴贫:突然变得穷困。饷xiǎn:用酒食款待人。衔谢:衔,怀在心里。衔谢,即衷心感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