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九年级语文古风二首2.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古风二首2.doc

第2课《古风二首》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 对诗歌语言推敲品味,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3. 了解掌握诗歌的内容。 4. 学会赏析诗歌,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 1. 记忆名句,体会其中蕴涵的情理,争取做到学以致用。 2. 体会诗歌内容。 3. 学习自主赏析诗歌。 4.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1. 领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揣摩、品味诗歌的语言。 3.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我们惊叹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思妙想时,当我们惊诧于“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神来之笔时,当我们赞叹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余音绕梁时,我们就会想到他——岑参。一个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的著名诗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之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二、题解。 诗题中的“歌”表明这首诗的体裁是古诗中的“歌行”体(如杜甫《兵车行》《丽人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作者简介。 岑参(约 715—770),江陵(今湖北荆州)人。他是唐代“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他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岑参早年的诗以风华绮丽见长。由于后来历参戎幕,往来边陲,风格为之大变。其诗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思想。 四、初读感知。 1. 学生自读。 要求:读准字音,掌握朗读古诗的节奏,使学生领略诗歌的音乐美;结合注释理解词义,尝试口头翻译。 2. 指名学生朗读。 3. 教师范读。 4. 学生齐读。 五、研读诗歌。 1. 从诗题中能看出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咏雪、送别。(板书)诗的前半部分是咏雪,后半部分写送别,同时在送别中进一步描写雪景。这是一首雪中的送别诗。前十句着重于咏雪,后八句着重于送别。 2. 理清思路,给全诗划分层次。 明确:全诗共 18 句,根据文题可分为咏雪和送别两个层次。前十句为一层:从不同侧面咏雪。后八句为第二层:写送别。 第一大层又可分为三小层: 1—4句写西北边境奇丽的雪景,先写塞外风狂雪早,后写雪后美景。 5—8句从帐外写到帐内,写军营之中将士的苦寒生活。 9—10 句从帐内写到帐外,描写广阔沙漠和万里愁云,为饯行场面作铺垫。 第二大层又可分为两小层: 11—14句写宴请归客,并描写宴后送客出辕门时大雪奇寒的景象。 15—18句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 3. 研读第一层咏雪部分。 (1)这些诗句共同显示了胡地的雪的哪些特点? 明确:雪来得早,雪来得急骤,雪下得大,雪景雄奇壮阔,雪后特别寒冷。 (2)作者写雪,写雪中的景象,写胡地的雪的特点,是怀着怎样的情感来写的? 明确:喜爱、赞美的感情,昂扬、乐观的精神。 (3)为什么在这样艰苦恶劣的环境中,作者却能表现出如此昂扬向上的情绪呢? 明确: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自身的经历有关。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当时的背景。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边境少数民族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寻求个人发展,他们描写边塞紧张激烈的军旅生活和新奇独特的自然风光,形成了盛唐边塞诗派。岑参是盛唐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他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度过了六年艰苦的军旅生涯,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他第二次出塞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在轮台幕府中送友人回京时所作的。 4. 研读第二层送别部分。 (1)诗人写送别表现了对友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依依不舍。 (2)哪些诗句表现了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明确:①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设宴饯别。 ②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雪满天山路”既表现出了风雪之猛,路之难行,又传达出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和担忧。 ③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山回路转”使人惆怅,而雪地上的马蹄印迹,又把送别的思念延伸到远方。 (3)诗人在句子中并未写到“情义”“不舍”等字眼,那么这种情义是怎样传达出来的? 明确: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5. 分析咏雪、送别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明确:咏雪为送别设置背景,渲染气氛。在边地奇异雄伟的风光、在大风雪的背景下,送别带上了雄浑悲壮的色彩。 6. 重点语句赏析。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比喻的本体是什么?喻体是什么?为什么会感到这个比喻新颖贴切? 明确:比喻的本体是雪,喻体是梨花。以梨花喻雪非常贴切,不仅写出了雪的洁白,富有动态感和立体感,同时也使人仿佛闻到阵阵花香。作者将肃杀寒冷的冬雪当做春光来欣赏,想象奇特,给人一种欣喜和暖意。 (2)“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两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互文,与《木兰诗》中“将军百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