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基于HPLC分析间作小麦蚕豆不同生长期根际有机酸和酚酸.doc

基于HPLC分析间作小麦蚕豆不同生长期根际有机酸和酚酸.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HPLC分析间作小麦蚕豆不同生长期根际有机酸和酚酸

间作小麦蚕豆根际有机酸和酚酸( 肖靖秀1 郑 毅1,2? 汤 利1董 艳1 (1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昆明6502012 西南林业大学,昆明 65022) 摘 要 通过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了盆栽试验条件下小麦蚕豆间作不同生育期根际有机酸和酚酸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营养生长阶段(57~120 ),间作改变了蚕豆根际有机酸的含量,尤其在蚕豆分枝期(57 d)、结荚期(120 d),间作根际有机酸总量是单作的21.7倍和1.95倍,其中主要是促进了柠檬酸和富马酸在蚕豆根际的累积。在生殖生长阶段(120169 d),间作提高了小麦根际有机酸的含量,尤其在孕穗期(120 d)、灌浆期(142 d),间作根际有机酸总量是单作的3.73倍和2.3倍;改变了乳酸、富马酸和乙酸在小麦根际的累积。此外,间作降低了小麦根际酚酸的含量,抑制了酚酸在小麦根际的累积,但对酚酸种类没有影响;间作也改变了蚕豆根际酚酸的种类,其中主要是促进了蚕豆根际香草酸和丁香酸的累积、减少了香豆酸含量。 关键词间作根际有机酸酚酸 根际是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极其活跃、特殊的土壤微生态系统[1-2]。随着研究手段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步认识到根际在植物生长及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1,3]。因此,根际的研究一直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近来,根际及根际过程的有机酸、酚酸变化在轮作、间作等种植体系中的作用备受关注。在玉米蚕豆间作系统中,根际有机酸含量的提高是间作提高土壤磷有效性的机制之一[4]。因为根际中的有机酸能提高难溶性养分的活性[5]、与根际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HPLC)分析技术,结合前人在小麦蚕豆根系分泌物中已经检测到的主要有机酸和酚酸种类,系统探讨间作条件下,全生育根际有机酸(8种)、酚酸(5种)的动态变化及累积特征,以期明确根际有机酸和酚酸在间作系统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探明间作增产控病机制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供试土壤采自云南农业大学水资源与利用工程中心试验田16]。 供试品种:小麦云麦42(Tricum aestivum L.cv. Yunmai.42);蚕豆云豆8363(Vicia faba L. v. Yundou 8363)。种子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提供。 1.2试验设计 试验云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温室完成,小麦单作小麦蚕豆间作蚕豆单作个处理,盆钵大小238 mm×320 mm,每盆装土10 kg。磷肥全部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氮肥1/2为基肥,1/2为追肥,并于拔节期追施种植:单作小麦每盆28株,单作蚕豆每盆6株,间作种植小麦蚕豆分别是单作的1/2。1.3样品采集 在播种后57 d、98 d、120 d、142 d、169 d,即小麦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蚕豆分枝期、开花期、结荚期。1.5样品分析 有机酸、酚酸的测定采用HPLC法,所用仪器型号为:Agilent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四元泵,可变波长检测器,自动进样器、控温箱)。有机酸测定所用的色谱条件如下:色谱柱为Synergi 4u Hydro-RP 80A色谱柱(250×4.6mm ID),流动相为10mmol-1 pH=2.4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柱温30℃,流速为1μl min-1,进样量为10μ检测波长214nm,分析时间10min。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得到8种有机酸草酸(25μg m-1)、酒石酸(25μg m-1)、苹果酸(50μg m-1)、乳酸(25μg m-1)、乙酸(25μg m-1)、马来酸(25μg m-1)、柠檬酸(100μg m-1)、富马酸(100μg m-1)的混合标准品色谱图及待测样品有机酸色谱图如图1所示。8类有机酸的检出限分别为:草酸0.030μg m-1、酒石酸Tartaric acid0.020μg m-1、苹果酸0.020μg m-1、乳酸0.010μgm-1、乙酸0.025μg m-1、马来酸0.020μg m-1、柠檬酸0.020μg m-1、富马酸0.030μg m-1。 图1 有机酸色谱图 Fig. 1Chromatograms of organic acids 1, 草酸 Oxalic acid; 2, 酒石酸Tartaric acid; 3, 苹果酸Malic acid4 , 乳酸Lactic acid5, 乙酸Acetic acid 6, 马来酸Maleic acid 7, 柠檬酸Citric acid 8, 富马酸Fumaric acid图2酚酸色谱图 Fig 2.Chromatograms of phenolic acids 1, 对羟基苯甲酸ρ-hydrobenzoic acid;2, 香草酸Vanillic acid;3, 丁香酸Syringic acid;4, 香豆酸ρ- C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