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时30分钟练(六)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 越中览古 一剪梅 今别离(其一).docVIP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时30分钟练(六)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 越中览古 一剪梅 今别离(其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时30分钟练(六)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 越中览古 一剪梅 今别离(其一)

课时30分钟练(六)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 越中览古 一剪梅 今别离(其一)一、基础知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义士还家尽锦衣  锦衣:华丽的衣服 B.归定留滞不 留滞:停留不动 C.云中谁寄锦书来 锦书:写在锦帛上的信。这里代指在外的丈夫写给自己的信 D.不许稍绸缪 绸缪:形容提前做好准备 解析:选D D项中的“绸缪”,形容缠绵不断的离别之情。 2.下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A.《咏怀八十二首(其一)》这首诗紧扣一个“独”字,选择如水月色、拂衣寒风、悲鸣孤鸿、盘旋宿鸟等形象,描绘出清冷而凄迷的夜景图。 B.《越中览古》是一首怀古之作,亦即诗人浏览越中,有感于其地在古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著名事件而写下的。诗歌写了越王勾践灭吴一事。 C.《一剪梅》中词人直抒胸臆,忽而由室外走进室内,忽而又从室内步出室外,愁思忽而“才下眉头”,旋又“却上心头”。 D.古人写离别常用“断肠”一语。像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用极哀的景,渲染极凄清的意境。而《今别离》却选用轮船和火车为意象,给人新奇的感觉。 解析:选C C项,“直抒胸臆”错,《一剪梅》抒情婉转曲折、含蓄蕴藉。 3.名句默写。 (1)夜中不能寐,        。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徘徊将何见,        。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2)        ,素月出东岭。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         ,有志不获骋。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 (3)越王勾践破吴归,        。 (李白《越中览古》) 一种相思,      。 (李清照《一剪梅》) (4)        ,顷刻不少留。 [黄遵宪《今别离(其一)》]         ,快乘轻气球。 [黄遵宪《今别离(其一)》] 参考答案:(1)起坐弹鸣琴 忧思独伤心 (2)白日沦西河 日月掷人去 (3)义士还家尽锦衣 两处闲愁 (4)钟声一及时 所愿君归时 二、诗歌鉴赏 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 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1)“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一句只是单纯的写景吗? 答:            参考答案:这句诗写清澈如水的月光照在薄薄的帐幔上,带有几分凉意的清风吹拂着诗人的衣襟。这似乎只是在写自然景色,但实际上,景中有人,不仅烘托出一种凄清的气氛,更点出景中人的心境,这比直接写人的心情更加高妙。 (2)“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一句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这一句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不仅写出了凄清的环境,而且衬托出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此外,该句还采用了象征的手法,孤鸿是诗人自喻。名噪一时的“竹林七贤”,在司马氏政权的高压下迅速瓦解,诗人便似孤鸿,悲慨无处诉说。 5.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题目。 越中览古 李 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1)诗人选取了哪两个镜头?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答:         参考答案:(镜头一)义士还家尽锦衣。战士凯旋,大家得到了赏赐,所以不穿铁甲,而穿锦衣。“尽锦衣”三字将越王及其战士得胜归来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出来。(镜头二)宫女如花满春殿。越王回宫,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来,于是,花儿一样的美人站满了宫殿,簇拥着他,伺候着他。这渲染了一种繁盛、热闹、欢乐的气氛。 (2)前三句与第四句是什么关系?从第四句中,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慨?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答:         参考答案:前三句渲染当时的热闹气氛,第四句写出了今日此地的凄凉冷落,“鹧鸪飞”三字饱含无限的惋惜和感慨,与前三句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中间蕴含着诗人对勾践的嘲讽和对盛衰无常的感慨。悟出了忘却昔日的屈辱和苦难,陶醉于暂时的胜利和光荣,其结果只能使胜利化为乌有的道理。 三、语言表达 6.本年度,“老人”成了热门词,从广场舞扰民到不排队、乱过马路,似乎都和老人有关。网络上顿时掀起了有关“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的热烈讨论。对此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观点,要求语言准确、连贯、得体,不少于60字。 答:      解析:解答此题,关键是要有一个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对于这些社会现象,要能理智、客观地看待,然后在此基础上发表对此事的看法即可。要做到联系实际,合理阐述。 参考答案:自私自利、不守公德的恶劣行为只是少数老人的作为,不能以偏概全;道德品质和年龄没有关系,每一个年龄层次都有品德不好的人;中华民族有尊老的传统,要用宽厚平和的心态去看待这个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