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律资料]建立职业新闻发言人制度
建立职业新闻发言人制度关键要“赋权”
2011/08/27 00:00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北京青年报
今日社评 本报评论员 潘洪其
实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根本目的,是要以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为支点,反过来推动公权机关形成完备的信息公开制度,进而反推形成完善的规范、制约、监督公权力的制度。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目前还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应逐步探索实行职业新闻发言人制度,使新闻发言人能够在其应有位置上发挥作用。黄毅认为,政府新闻发言人扮演的是双重角色,作为新闻人应该遵循新闻传播的规律,作为新闻发言人应该代表政府,在推进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近段时间,一些政府部门新闻发言人的言论、职务变动引起社会的高度关切。作为国家安监总局的新闻发言人,黄毅结合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和经验,提出逐步实行职业新闻发言人制度,他的意见和建议颇值得重视。
按照一般的定义,职业化是指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以此理解,建立职业新闻发言人制度,就是要加强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使新闻发言人成为一种以严格标准、明确规范和成熟制度予以约束、保障的职业。在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三项指标中,前两项主要是就新闻发言人个人而言,要求新闻发言人具有一定的个人素质(如口才好)和专业素质(如应变能力强),突出新闻发言人“会说”的能力,后一项则要从制度上保障新闻发言人“敢说”的权力。从现在的情况看,无论是公众知名度较高的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王旭明、铁道部原新闻发言人王勇平以及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等人,还是其他一些不经常在媒体上露面的新闻发言人,他们大都有过人的口才和应变能力,“会说”基本上已经不是问题,然而在“敢说”或“说什么”的问题上,多数新闻发言人都面临着不小的困境。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新闻发言人大多不参与政府部门的重要决策和实务操作,有时对一些核心的权威信息的掌握并不全面,当被问及有关重要决策和实务操作的具体问题,他们不是不敢说,就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很容易给人留下敷衍塞责、虚以应对的印象。要保证新闻发言人“敢说”并知道“说什么”,需要对新闻发言人制度进行“加大赋权”改革,赋予新闻发言人参与重要决策和实务操作的权力(相当于由有权参与重要决策和实务操作的官员担任新闻发言人)。这样,新闻发言人有权参与整合、制作核心的权威信息,才能在面对媒体和公众时做到胸有成竹,才能及时、全面、如实地发布公共信息。
建立职业新闻发言人制度,需要在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制度化建设,为新闻发言人“会说”更“敢说”提供权力保障。这里也需要大力转变观念,端正对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认识。如果只是把新闻发言人制度当成应对媒体、敷衍公众的“挡箭牌”,把新闻发言人当成机械的“传声筒”和紧急公关的“救火队员”,那是对新闻发言人职业的侮辱,也是对媒体采访报道权和公众知情权的侮辱。
从长远看,实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根本目的,是要以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为支点,反过来推动公权机关形成完备的信息公开制度,进而反推形成完善的规范、制约、监督公权力的制度。中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要走上“职业化”道路,走向“以信息公开促进权力运行公开”的政治生态,将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石湖净雁:政务公开难在传“榜”接力发布时间: 2011-08-10 09:00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就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作出部署,特别是,对公众关注的“三公经费”等要求逐步细化到“项”级科目,对重大突发事件和群众关注热点问题,要求客观公布事件进展、政府举措、调查处理结果等。
政务公开不是什么新鲜词。中央对政务公开多次进行过安排部署。但为什么已经多次强调、多次部署过的一项工作现在还要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呢?无疑问是工作推进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政务公开“重形式轻内容”问题比较突出,个别地方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走过场、刮一阵风。在农村,有的村社在政务公开工作中搞应付式公开,上面有要求的时候赶紧组织张榜公开一下,一张公开榜过后就悄无声息了。让政务公开成了砍断的竹子——接不上。
政务公开轰轰烈烈搞一次并不难,难的是传“榜”接力,一“榜”接一“榜”,让政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成为群众监督政府的长效机制、成为政府回应民意的有效平台。如果在政务公开工作中搞一次性公开,上面追的紧的时候突击一下、应付了事,过后仍然我行我素,独断专行,势必让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大打折扣,也将严重阻碍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健康发展。
要让政务公开公开传“榜”接力,就必须加强监督考核体系建设,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法律资料]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doc
- [法律资料]低保条例文档.doc
- [法律资料]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doc
- [法律资料]住宿业服务质量标准与评定.doc
- [法律资料]侵权责任法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探讨.doc
- [法律资料]侦查机关内设鉴定机构鉴定问题的透视与分析.doc
- [法律资料]侵权责任法视野中的第三者损害赔偿制度的探析.doc
- [法律资料]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构成及认定.doc
- [法律资料]侵犯知产犯罪多发的文化成因.doc
- [法律资料]保密制度.doc
- 历史的巨响 奋进的力量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热点速递“内容简介+素材集锦+时评+作文链接+范文”.docx
- 历史的巨响 奋进的力量: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热点速递“内容简介+素材集锦+时评+作文链接+范文”.docx
- 吉林省2016年中考文综试卷(解析版).doc
- 吉林省2016年中考文综试卷(解析版).doc
- 吉林省2016年度中考政 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吉林省2016年中考政治试卷及答案【word版】.doc
- 2016年吉林省中考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 吉林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doc
- 竞聘技校数学老师演讲.docx
- 2016年吉林省中考政治试题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