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第八册七八单元备课辅导.doc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下七、八单元教学建议
诸暨市暨阳小学 金萍
老师们好:
很荣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零距离地分析探讨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七、八单元的教学。虽然不属于国家级新课程改革实验区,但是我们学校有两个班从02年开始已经采用人教版教材进行教学,可以说和新课程同行,我呢,也一路跋涉了4年多。今天,我想把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
主题
先来说说第七组教材,这组教材是以“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鱼游到了纸上》、略读课文《全神贯注》、《父亲的菜园》。《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实验求证后,走上比萨斜塔,用事实验证了真理。《全神贯注》这篇课文,讲的是法国大雕塑家罗丹修改自己作品的一件事,课文表现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状态和对艺术创作精益求精,永不满足的精神。《鱼游到了纸上》讲的是聋哑人由于勤奋专注,才有高超的画技。教学这篇课文我们要注意目标应定位在勤奋专注,不懈努力,而不是身残志不残。《父亲的菜园》写了“父亲”通过艰辛的努力,在荒凉贫瘠的山坡上为家人开辟出了一处菜园,赞扬了父亲执著、勤劳的品质。从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到残疾人、普通人,课文中这些人物的身上都具有同一种精神,那就是执着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教学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走进文本,品味人物形象,受到心灵启示。可从这三方面入手。
一、找全文穿针引线的支架
二、品人物执著追求的细节
三、抓文本意犹未尽的空白
一、找全文穿针引线的支架
仔细观察,发现这类文章中或明或暗都有体现人物品质、精神的一句话或一个词语,也就是这篇课文的中心句或中心词。如《全神贯注》、《鱼游到了纸上》,这两篇课文的题目就揭示了人物精神。《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对的。”《父亲的菜园》中“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也能从中体现人物品质。
找到了这些词语或句子,就是找到了课眼,也就找到了全课穿针引线的支架和道具。这是第一步。
二、品人物执著追求的细节
而第二步则是全文的重头戏,要能围绕课眼细细品味能表现人物精神的片言只语,留心人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的方法,体会人物的执着追求精神。
我们来看几个案例。
1、案例《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出示: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对的。
亚里士多德何许人物,他是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他为古希腊哲学中“最博学的人”,可见他的伟大。在人们的眼里他是真理的化身,他的话不容置疑,没有人敢否定的。但是有一个人敢,他就是伽利略。说实在的,当时我们班孩子只有3个课外知识比较丰富的男孩子对这两个大人物有所了解,其余的孩子是听都没听过。况且,我们现在的课堂已不是过去“师道尊严”的课堂,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比较民主、开放的,所以孩子们很能接受伽利略的所作所为。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就穿插介绍当时的背景。然后一步步地指导孩子品读他的思考过程。
出示:
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
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
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让孩子们读,读出伽利略的思考,读出伽利略的严谨。
出示
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
我们再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思考,伽利略的试验有什么特点?
a.从哪些词语中看出伽利略对试验认真的科学态度?b.从“结果”、“都”、“的确”三个词可以看出什么?c.伽利略慎重地作出什么结论?(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这句话正好与亚里士多德的话相反。于是伽利略决定在比萨斜塔作公开试验。
出示
课文5、6段
①公开试验的消息一传开,前来看试验的人很多,人们是怎样议论的?②找出书上描写人们议论的句子。集体读,个别读。(读出人们对伽利略责备、嘲讽、讥笑、奚落的语气)③面对人们的责备、嘲讽、讥笑、奚落,伽利略怀着必胜的信心登上了比萨斜塔,结果如何呢?
抓住伽利略从怀疑到试验到公开试验三个最有训练价值的语段,引导孩子反复朗读、品味,把文中严谨的逻辑思维过程、周密科学的试验过程,事实胜于雄辩的公开试验的过程展现在孩子的心里。再次理解再伟大的人,他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我们不能迷信。也就是说,对于权威的话,我们要学习,但不能迷信。
2、案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桥梁养护资金保障制度.docx VIP
- 2025年安全生产月主题课件(93页).pptx VIP
- 知道网中国传统绘画赏析(厦门理工学院)章节测验答案.docx
- 2024-2025学年上海市宝山区六年级(下)月考数学试卷(3月份)(五四学制) (含解析).docx VIP
- 2024-2025学年上海市娄山中学六年级(下)月考数学试卷(3月份)(五四学制) (含解析).docx VIP
-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省级优秀课件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6 Shopping .pptx
- 2024-2025学年上海市西南位育实验中学六年级(下)月考数学试卷(3月份)(五四学制) (含解析).docx VIP
- 2024-2025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中学西校六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五四学制) (含解析).docx VIP
- 2025年高三高考冲刺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