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备课参考课件:1 第1课 沁园春 长沙
读下阕,思考下列问题: 1、上阕提出“谁主沉浮”这一问题,下阕回答了吗?哪些话是回答? 2、下阕中的哪个字是领字,一直管到哪里? 3、“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峥嵘岁月 1911~1925年,毛泽东在长沙从事的主要革命活动有: ?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 ?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 ?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谭延闿、赵恒惕等军阀的活动 ?创办《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年龄气质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精神状态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战斗行动 明确:”恰”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青年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2)“恰”字统领了哪几句?这几句中表现出早期革命青年具有怎样的风貌与气概? (3)讨论:“中流击水”这一情景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情?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采取象征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以天下为己任,以及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志振兴中华的慷慨豪情,含蓄地回答了上片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 下阕小结 主宰国家命运的,应当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下阙追忆往事,借事抒情,巧妙的回答了上阕的问题。 感受形象 你对诗歌抒情主人公有怎样的初步印象? 雄姿英发,志向远大,充满社会责任感和革命使命感的进步青年。 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世界的青年革命者。 写法技巧 1、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入境 王国维《人间词话》: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 主人公:立--看--问--忆(景) 心情:昂扬之情 -- 忧思之情-- 意气风发 主题:作品通过对大好河山的描绘,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对往昔岁月的追忆,抒发了以天下为已任的伟大抱负、昂扬的革命斗志和顽强的革命精神。 这首词的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特点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上阕:绘美景(景中寄情) 下阕:抒豪情(情中有景) 独立寒秋图 湘江秋景图 火热的革命情怀,乐观、昂扬向上的情绪,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峥嵘岁月图 主宰国家命运,改造旧世界的革命豪情和凌云壮志 2、 对 比 手法 颜色对比:“万山红遍”——“漫江碧透” 动作对比:“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明比:“同学少年”——“万户侯” 暗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中国现状” 从本首诗中了解几个鉴赏诗歌的角度和方法: 1、意象——画面——意境——情感 2、景和情的关系——景中含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炼字——用生动形象的词语表达丰富的内涵 (动词 形容词) 方法积累 谢谢观看 欢迎您继续在91淘课网学习下一节或其他内容, 91淘课网为你奉献完美的微课大餐! 诗歌 沁园春 长沙 作者:毛泽东 立 志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名人少年多立志: 岳飞:“精忠报国” 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 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立志是成才的动力。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形象有“人物”(即: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形象)、景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色)、物象(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这些寄托作者情思的具体物象也叫意象,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形象的鉴赏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品意境 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诗中所描绘的景物是构成境的重要因素,是理解意境的先决条件。品意境是指品味诗中事物的“形”与 “神”,品味诗人的“情”与“理”。要特别注意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弄清作者是通过哪一些景物来构成一个什么样的意境。把握诗的画面和气氛,去理解、感受此时此景中作者的感情是什么。 意 象 “意象”,是指诗歌中融入了作者情感的景、物、人。 意即作者的思想感情,(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是客观景物(所写之“景”、所咏之“物”) 意象通常是一个词、一个短语。 意 创作者的思想感情 象 作品中的客观物象 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融合形成意象 意境 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意象 沁园春 沁园春,又名“洞庭春色”“东仙”“念离群”等。相传为东汉明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创优课堂】2016秋语文人教版必修1练习:1.1 沁园春 长沙 Word版含解析.doc
- 【创优课堂】2016秋语文人教版必修1练习:2.5 荆轲刺秦王 Word版含解析.doc
- 【创优课堂】2016秋语文人教版必修1练习:1.2 诗两首 Word版含解析.doc
- 【创优课堂】2016秋语文人教版必修1练习:3.7 记念刘和珍君 Word版含解析.doc
- 【创优课堂】2016秋语文人教版必修1练习:3.8 小狗包弟 Word版含解析.doc
- 【创优课堂】2016秋语文人教版必修1练习:3.9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Word版含解析.doc
- 【创优课堂】2016秋语文人教版必修1练习:4.11 包身工 Word版含解析.doc
- 【创优课堂】2016秋语文人教版必修1练习:4.12 飞向太空的航程 Word版含解析.doc
- 【创优课堂】2016秋语文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三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 【创优课堂】2016秋语文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一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