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岩层的地质现象
岩層的地質現象
•皺褶
•斷層
•地震
斷層
•岩石受到 正斷層
外力擠壓
變形,若
外力超過
岩層所能
承受時即 逆斷層
發生斷裂
平移斷層
資料來源:Geosystems ;Robert W. Christopherson
地 震
•造成地震的可能原因
–斷層錯動
–火山爆發
–隕石撞擊
–人為作用
•最早的地震儀:張衡的「候風地動儀」
(西元132年;中國後漢)
地震成因:彈性回跳說
•發生地震的主要原因
是 斷層引起
–岩層受力會產生變形
甚至斷裂,若破裂面
兩側的岩層發生相對
的位移,就稱為斷層
–長期聚積的能量因岩
層斷裂而在瞬間釋出,
藉由地震波的形式將
能量向四面八方傳播
引起地殼震動 康熙版基礎地科圖4.9
震源與震央
• 震源 :指地震發生的位置
• 震央 :指震源正上方的地表位置
• 震源深度 :指震源與震央之間的距離
地震分布
• 全球大多數地震的震央都集中成帶狀分布,
稱做地震帶 。
–全球地震帶的分布多在板塊邊界上
–台灣位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 。
• 不同的板塊邊界類型所發生的主要斷層種
類也不同,所引發的地震頻率、強度和深
度等特性也互有差別 。
台灣附近的板塊構造運動
•位於歐亞 與菲律賓海板塊的聚合交界地帶
–兩板塊以花東縱谷為界,縱谷以東的海
岸山脈屬於菲律賓海板塊,以西的中央
山脈屬於歐亞板塊。
•利用震源分布得知兩板塊界線與隱沒關係
–菲律賓海板塊向北隱沒到歐亞板塊下方
–歐亞板塊邊緣向東隱沒到菲律賓海板塊
之下(菲律賓海板塊逆衝到歐亞板塊上方)
槽
海
沖 繩
歐亞大陸
板塊 溝
海
琉 球
菲律賓海
板塊
馬
尼
拉
海
溝
地震波的種類
•地震波可分為實體波 與表面波。
•實體波 :可以貫穿地球內部
又分為 P波 (primary ,或稱壓縮波)
及S波 (secondary ,或稱剪力波)
•表面波 :只能在地球表面傳遞
又分為 LQ波 (Love wave 、洛夫波)
LR波 (Rayleighwave 、雷利波)
P 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