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推荐】山东省烟台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4.10 短新闻两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docVIP

【名校推荐】山东省烟台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4.10 短新闻两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校推荐】山东省烟台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4.10 短新闻两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短新闻两篇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导入: 有一部曾获得多项奥斯卡奖的电影叫《辛得勒的名单》,真实地再现了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恐怖罪行,我们共同看其中一段(多媒体)。最终这些人被送往一个地方——奥斯维辛集中营,我们要学习另一篇新闻,题目就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大家知道奥斯威辛是什么地方吗?(学生概述。)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简要介绍: 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4月)于波兰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 曾关押多国的平民、战俘、政治犯,被称为最大的“杀人工厂”。每天都有许多人(以犹太人居多)被运送到这里作为实验品或是屠杀,然后被投进焚尸炉焚毁,简直惨绝人寰! 1945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了这里,当时获救的人只有7000多人,几乎每人都瘦弱不堪, 表情呆滞,甚至精神失常。这里简直就是一座“人间地狱”,一个犹太人永远的“噩梦”。 1947年7月2日,波兰会议通过一项法案,将原址辟为殉难纪念馆,并在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以此纪念在灾难中不幸死去的无辜者。 (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省境内,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子希姆莱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二战结束时,整个集中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营内采用毒气室等各种方法屠杀、虐待囚犯,5个焚尸炉平均每天焚尸1万具。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1947年被开辟为国家博物馆。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新闻结构划分: 标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导语:1~3段 现在的布热金卡 背景材料:4~6段 奥斯维辛的地理位置和作为杀人工厂的历史,作者的写作目的 主体:7~15段 参观奥斯维辛的所见所感 结语:16段 现在的奥斯维辛 这篇新闻的标题很奇怪,作者为什么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如果没有新闻,作者为什么又会写下这篇新闻? (1)从原文中可以找到的 “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 “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2)引申 没有新鲜的东西,说明什么? 说明奥斯维辛作为杀人工厂残害了很多人的生命是广为人知的,在奥斯维辛人们看到的、感受到的会是一样的震惊和窒息。 既然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新闻呢? “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这里遇难的人们。” 到底是什么所见所感,令作者产生了“不安的心情”,我们还需要跟随罗森塔尔的脚步,去看一看奥斯维辛。 我们学的上一篇新闻的主体部分是用时间顺序来写作的,那这一篇新闻的主体,用什么顺序来写的呢? 空间顺序 作者跟随导游和参观者先后经过了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东西?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都有哪些反应? 经过的地方 看到的东西 反应 1、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 雏菊怒放、 恐怖、终生难忘 2、毒气室、焚尸炉 头发、婴儿的鞋子、牢房 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3、女牢房[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 “盒子”[来源:学优高考网] 惊惧万分,长大了嘴,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4、灰砖建筑 庆幸 5、长廊 照片[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 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6、地下室 祷告 其中,着重体会 2、看到婴儿的鞋子 化用鲁迅的话“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纳粹分子的,然而我还不料竟会残忍凶残到这地步” 3、塞字 非人的对待 4、为什么会庆幸?参观者并没有进去过,为什么知道里面的景象会让人羞红了脸? 因为“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化用鲁迅的话就是“传言已使人耳不忍闻,惨象尤使人目不忍视”。 在所到、所见、反应中,作者的观察重点放在了什么上面? 反应 记者正是通过观察他们的感受和反应来感染读者的。写参观者的感受和反应有什么样的好处? 明确:更具广泛性,这当中自然也就包含了作者的感受和反应,说明奥斯威辛集中营遗迹召唤起所有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同时,这比直接描写作者所见所感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作者在此时不仅仅是一个参观者,他也是一个记录者,他忠实地记录下自己和参观者的主观感受,突破了新闻写作“客观叙述”、“零度写作”的传统。 通过作者融入了情感的记录,奥斯维辛集中营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恐怖、压抑、窒息、绝望、暴力、残忍 但是,在这种黑色的氛围中,文章中却有三段与这种氛围形成强烈反差的描写,像黑暗底色中的突然冒出来的色彩一样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