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意象之情感
1、?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2、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王昌龄《从军行》;?3、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4、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陆游《示儿》 文天祥《过零丁洋》; (二)建功报国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 (二)建功报国 1、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2、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3、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4、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三)思乡怀人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边关思乡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2、昔胜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3、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四)生活杂感 4、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5、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6、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四)生活杂感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告慰平生的喜悦 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昔胜今衰的感慨? 寄情山水 田园的悠闲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五)长亭送别 ?1、依依不舍的留念 ?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2、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3、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闺意献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释]这是朱庆馀参加考试前呈献给考官水部员外郎张籍,以试探底细的诗。 比喻、象征、夸张等 巧借新妇拜见公婆前的忐忑不安而又充满希望的心理,写自己应试前紧张而又希望得到赏识的心态。 比喻、象征、夸张等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早春新叶萌发,诗人在一阵惊喜中忽发奇想,是春姑娘用她那双灵巧的手,摆弄那富有灵性的剪刀,裁出那片片细叶的吧!比喻使描写化实为虚,形象更生动了,情感更浓郁了。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本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借物喻人,咏物言志。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写人、写自己。将物性与人格巧妙地融为一体,形象地表达了自己以石灰为榜样的高尚情操。 比喻、象征、夸张等 比喻、象征、夸张等 如“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又如“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李白《侠客行》)以五岳为轻来夸张侠客然诺之重; “轻言托朋友,面对九凝峰。”(李白《箜篌谣》)用山峰来夸张朋友之间的隔膜与猜疑。 烘托 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再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