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测控指导】2016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11 包身工
美文品读 素材积累 夏公生前一再说自己一生最值得怀念的是从事报纸工作的十二年。八年抗日战争加上四年解放战争的十二年,正是中华民族从沉沦到振兴、从屈辱苦难到扬眉吐气的十二年。作为从“五四”大潮中走出来的革命志士,作为在大革命失败后党处于危急时期毅然投身中国共产党队伍的老党员,这十二年正是他用笔直接从事战斗、椎心泣血、经受艰辛严峻考验锻炼的十二年。他的“记者生涯”,并不单纯是负责采访报道的新闻记者,实际上是总编辑、夜班编辑、记者、评论员、副刊主编等多种职务集于一身,无日无夜不在伏案挥笔,从社论到时评,从通讯到杂文,从三四千字的评述到三言两语式的一二百字的短文(抗战后期的重庆《新华日报》副刊上,他还创造了一种只有几十个字的三言两语式的小杂感,署名司马牛,当时读者称之为“司马牛杂感”)。 美文品读 素材积累 只要报纸版面需要,战斗宣传需要,提笔就写,一挥而就,署许许多多不同的笔名,或者根本不署名字。篇篇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反应迅疾,观点鲜明,立论尖锐,文笔犀利。举一个小例:1945年10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夏公奉命去上海,将《救亡日报》改名《建国日报》迅速出版。针对当时国民党政府党政军官员对沦陷区大搞“劫收”引起人民群众强烈不满的情况,他写了一篇短稿:“(一)上海人最怕两种人,一种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种是从地下钻出来的。(二)要在上海找房子,必须要两种条子,一种是金条,一种是封条。”寥寥五十多字,连署名都没有,立时在上海人嘴上流传,表达他们对那批发“劫收”财者的愤慨。 美文品读 素材积累 那年冬天,我进入由姚苏凤、冯亦代先生主持的上海《世界晨报》,开始五十余年的新闻生涯。当编辑不久,就有幸每天在第一版发一篇夏公署名东风的司马牛式小时评《蚯蚓眼》。这个小专栏,成为报纸每天吸引读者的亮点。例如1946年3月间,国民党“军统”头目戴笠座机在南京附近撞山失事,机毁人亡,尽管“中央社”没有正式公布消息,但是社会上很快就广为流传,人们奔走相告,喜形于色,有些天真的人甚至高兴地以为中国特务统治也许就此垮台。夏公立即在《蚯蚓眼》写了一条:“戴笠将军乘飞机失事的消息,成了全市议论的中心。中国人永远把人看得太重,把制度看得太轻。”短短两句话,就给读者送上一服清醒剂。 美文品读 素材积累 夏公对时事对政治的敏感和责任心,决不止从事新闻工作的十二年,几乎是终其一生的。上海解放初期,他身兼多职,任务繁重,百忙中仍然每天抽暇在《新民晚报》的《灯下闲话》中写一篇几百字的时评,针对当时各种各样新出现的社会现象和思潮,及时指点、引导、匡正。一年间竟写了二百多篇。其后十多年,也常常用杂文及时评抨击种种时弊和不正之风,有的文章因而成了“文化大革命”中的罪名。夏公直到晚年,尽管在“十年动乱”中受到凶恶摧残导致目损肢折,他依然尽可能保持几十年来每天总要写几百字的习惯。廖沫沙同志为《夏衍杂文随笔集》作的代序中说:“单凭写作上的这种勤劳和数量的如此巨大,我们在现代中国文坛上能找到的有几人?在世界文坛上又能找到多少?” 美文品读 素材积累 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我到他北京西单大六部口寓所去拜访过几次。夏公已到耄耋之年,身体渐不如昔,说话声音也轻了,但是思路敏锐清晰如故。他一直认为人口问题、教育问题和司法问题是我们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作中的重大失误,谈起来就会滔滔不绝,表现出深深的愤慨和忧虑。不过他并不悲观,他曾对我说过一句语重心长的话:“关键在民心,老百姓都看着你,光唱高调说空话是不行的,老百姓见得多了!” 一个与世纪同龄,经历过那么多风霜雨雪、酸甜苦辣的人,又受“文化大革命”炼狱的洗礼,成为真正的唯物主义者,他预见国家民族的前途必定光辉灿烂,坚信人民的力量必定会推动历史的进程。他晚年就一再宣称:“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从来不悲观!” 美文品读 素材积累 这可算是老人的遗言,十年以后,它仍在我们面前熠熠发光,继续给我们许多启迪、警示和激励,告诫我们不管可能见到突然蔽日的阴云,不管可能碰到无端横阻的挡路石,也不管前行路上可能荆棘丛生、暗潮涌动,都不要悲观,永远相信党,相信人民。正是:“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文天祥《正气歌》) (摘自《解放日报》) 品读提示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作者赞美了夏衍先生工作的勤勤恳恳和虽经历风霜雨雪、酸甜苦辣但始终保持乐观精神的人生态度。文章采用了记叙、议论和抒情以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表现了夏公的高风亮节。语言生动形象,有很强的感染力。 美文品读 素材积累 “包身工”现象在今天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像包身工那样的弱势群体在我们的生活中却并不罕见:那些因自然灾害失去家园的人们,那些挣扎在疾病与饥饿中的妇女儿童,那些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学生,那些因讨要自己的血汗钱而被殴打的民工,那些因身体残疾而被机会拒之门外的流浪者,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无忧考】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ppt
- 【无忧考】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1荷塘月色.ppt
- 【无忧考】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2故都的秋.ppt
- 【无忧考】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ppt
- 【无忧考】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5离骚.ppt
- 【无忧考】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3囚绿记.ppt
- 【无忧考】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Word版含解析.doc
- 【无忧考】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6孔雀东南飞 并序 Word版含解析.doc
- 【无忧考】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8兰亭集序 Word版含解析.doc
- 【无忧考】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人教版单元综合测试1 Word版含解析.doc
- 【测控指导】2016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2 诗两首.ppt
- 【测控指导】2016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3 大堰河——我的保姆.ppt
- 【测控指导】2016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5 荆轲刺秦王.ppt
- 【测控指导】2016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7 记念刘和珍君.ppt
- 【测控指导】2016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8 小狗包弟.ppt
- 【测控指导】2016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9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ppt
- 【测控指导】2016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6 鸿门宴.ppt
- 【测控指导】2016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单元整合1.ppt
- 【测控指导】2016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单元整合4.ppt
- 【测控指导】2016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4 烛之武退秦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