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 2017年8月23日 鉴赏诗歌的事物形象 Word版含解析.docVIP

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 2017年8月23日 鉴赏诗歌的事物形象 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 2017年8月23日 鉴赏诗歌的事物形象 Word版含解析

2017年8月23日 鉴赏诗歌的事物形象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2014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唐)李端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三峡吟 (宋)徐照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这两首诗都以______来写愁。 【参考答案】 猿声。 【试题分析】 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 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即咏物诗或杂诗中吟咏的对象,如骆宾王《咏蝉》中“蝉”的形象,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梅”的形象等。 【提问角度】 1.诗中塑造了怎样的XX形象?有何作用或者意义? 2.XX诗句体现了某物象的怎样的特征? 3.某物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何种情怀)? 其次,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最后,分析诗歌塑造此形象的意义(体现作者的某种情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象征或托物言志))。 【答题模板】 诗歌塑造了XX的形象,它具有XX的特点,诗人借此形象表达了或抒发了XX的情感或追求。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对雪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世说新语》载“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1.下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自己的处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 B.“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好酒的诗人在苦寒中却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长安生活的艰苦。 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与冷酷的环境作对比,写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 D.第四联,诗人运用借代,以殷浩代己,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E.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的诗人形象。 2.诗歌颔联由哪些意象构成?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蝶恋花·红梅 真德秀 两岸月桥花半吐。红透肌香,暗把游人误。尽道武陵溪上路,不知迷入江南去。 先自冰霜真态度。何事枝头,点点胭脂污?莫是东君嫌淡素,问花花又娇无语。 东君:司春之神。 3.“尽道武陵溪上路,不知迷入江南去”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 4.结合词的下阕,分析梅花的形象。 一、 1. CD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理解能力。C项,“‘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错,这句诗写炉火燃尽的情景;D项,“借代”错,应是用典。. 意象:黄昏乱云、急雪、回风。用意: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飞雪的状态,表现诗人在战乱之中内心的悲凉;呼应诗歌标题“对雪”,为下文描写室内景象和抒发诗人感情作铺垫,有利于突出诗歌忧国忧民的主旨。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评价诗歌的情感能力。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本联有“黄昏乱云”“急雪”“回风”三个意象,一是点明天气,营造氛围;二是借景来抒情,同时也点了题。. 4.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艺术形象的能力。词的上片从色艳香浓的外部面貌来礼赞梅花,下片则是从凌霜傲雪的内在品质来颂扬梅花。过片“先自冰霜真态度”一句,赞扬梅花凌寒独放的坚强品格。紧接着词人用一设问旨在突出梅花凌霜傲雪的高风亮节,颂扬它给人们带来春的消息。煞尾句“问花花又娇无语”再度褒扬那娇艳的梅花,毫不炫耀自己,默默地装点人间春色。 今日收获如何? 总结一下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