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向人性扼杀者宣战课件
圣母像 圣母像 “就人完成的业绩而言,人的高贵超过了天神。” ——但丁 人是多么了不起的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 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 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达·芬奇 达芬奇手稿 三、文学巨匠——莎士比亚 文学巨匠——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第1课 向人性扼杀者宣战(小结) 一、时间:14-16世纪 地点:从意大利兴起,蔓延整个西欧 核心:人文主义—“以人为本” 实质: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影响: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代表人物: 1、但丁(先驱)--《神曲》:欧洲开始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2、达·芬奇(文化巨人)—《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3、莎士比亚(文学巨匠)—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 猜猜看? 罗密欧与朱丽叶 哈姆雷特 威尼斯商人 奥赛罗 麦克白 莎士比亚1564年出生在英国的斯特拉福城,1616年去世。他没上过大学,但他才华横溢,成就非凡,名扬天下。莎士比亚写了约38个剧本,其中包括他与别人合写的小剧本,他还写下了许多传世的优秀剧本,其中有历史剧《亨利四十》、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等,喜剧《无事自扰》、《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他被认为是古往今来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十三世纪,丹麦的京城艾尔西诺,丹麦国王哈姆雷特在休息的时候被弟弟克劳迪亚斯用毒药灌入耳朵而死。克劳迪亚斯对世人说国王是被毒蛇咬死,他继承王位成为新国王,并在国王入土仅一个月后与原王后结婚。哈姆雷特王子被先王的阴魂告知了真相。哈姆雷特悲愤万分,理智使他抑制住冲动,开始计划进行他的报仇行动。 结局是悲剧,但每一个牵扯到这事情的人都有了一个应有的了结。哈姆雷特的心上人奥菲利娅变疯溺水而死。王后替哈姆雷特饮毒酒含着深深的愧疚死去。来自法国的奥菲利娅的哥哥用毒剑刺死哈姆雷特,自己也被哈姆雷特用夺走的毒剑刺死。国王克劳迪亚斯被哈姆雷特活活刺死。 电 影《哈姆雷特》 《罗密欧与朱丽叶》 * * * * * * * * * * * * 起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14—16世纪) 终点: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的历史。 第一课 向人性扼杀者宣战 一、 文艺复兴 时间:14-16世纪 欧洲 定义: 主题(核心): 文艺复兴时期作品 中世纪时期作品 中世纪时期作品 文艺复兴时期作品 第一课 向人性扼杀者宣战 一、 文艺复兴 时间:14-16世纪 欧洲 定义: 主题(核心): 作用: 实质: 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神曲》中的人性 青少年时期刻苦学习,博览群书,终成一位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学者、诗人。他身为佛罗伦萨的行政官之一,因抵制教皇插手内政,遭到教皇迫害,被判终身流放,流落意大利各地近20年,《神曲》即为流放时所作。 《神曲》插图 地狱第八层:教皇尼古拉三世 教皇卜尼法斯八世 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评但丁 《神曲》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达.芬奇 三、文化巨人 意大利人,是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著名画家和科学家。14岁时拜师学画,后来同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三杰”。他广泛涉猎数学、物理、生物、解剖、地理、工程和军事等各个学科领域,是世界科学史上罕见的多才多艺的学者。被恩格斯称为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 蒙娜丽莎的微笑,有时候让你觉得温文尔雅令人陶醉;有时仿佛内涵哀愁似显凄楚;有时候又略呈讽刺之状,虽则美丽动人却又有点不可接近。自从《蒙娜丽莎》问世几百年来,人们在她面前品味着,揣测着,争辩着,神秘莫测,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美术史家詹姆森,从美学角度指出,这种神秘微笑的造成是因为作者力图要在一个个形非常具体的人物身上,创造出他理想化了的美的典型;力图要使一闪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为一种喜悦的永恒的象征。正是这种矛盾的结合产生出了令人觉得出奇的客观效果。 历史学家分析说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显示了早期资产阶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活跃用户研究报告小红书平台.pdf VIP
- 丙烯腈催化剂产品技术标准要求2023年.docx
- 互联网传媒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小红书,头部内容社区.pdf VIP
- 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五年级全一册义务教育版(2024)合集.docx
- 小红书:高活跃度的生活分享社区,广告与电商业务加速推进-中信建投-202501.pdf VIP
- JTG-G10-2016 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pdf VIP
-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 地图的应用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doc VIP
- 三菱电梯调试员内部培训机密资料(1).doc VIP
- 校园超市经营投标方案.docx
- 社区警务工作规范全题练习试题附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