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试以古文运动为背景析论李商隐主张骈文的理由-高苑学报-高苑科技.PDF

试以古文运动为背景析论李商隐主张骈文的理由-高苑学报-高苑科技.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以古文运动为背景析论李商隐主张骈文的理由-高苑学报-高苑科技

177 林童照 / 高苑學報 第十七卷 第一期 民國一ΟΟ年 高苑學報 第十七卷 第一期 第 177-189頁 民國一ΟΟ年 Journal of Kao Yuan University Vol. 17, No. 1 (2011) 177-189 試以古文運動為背景析論李商隱主張駢文的理由 林童照* 高苑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2010 年 6月 30日收稿; 2010 年 10月 19日修訂稿; 2010 年 12月 31日接受 摘 要 唐代散文、駢文的發展,往往彼此針鋒相對,因此古文運動的影響,可以成為理解駢文發展的重要線索。初唐史學家、 文學家對於駢文的批評主要集中於其缺乏教化意義,駢文的形式特質尚未被視為障礙,因此駢文在四傑手中,甚至較六朝更 趨嚴整。但隨科舉之影響日深,駢文的形式因素,在古文家眼中也轉成教化衰頹的表徵。在種種抨擊之下,促使駢文更重視 情志內容的表達,而不再專意於形式工整,由此開拓了駢文走向駢散兼融的空間。但就晚唐駢文大家李商隱的觀點及其創作 而言,可知:一、對於朝廷制作不應同於一般文章的意識,使古文無法完全替代駢文,因而駢文始終具有重要地位;二、隨 著古文逐漸普遍,藉古文以顯示作者之「奇」的效果漸減;三、駢文吸納古文的敘事優點,強化駢文形式的詩性抒情特質, 使駢文表現力提升;四、 「文傳不傳」的重要性大增,甚且高過「道行不行」,此使駢文家不必附和古文家的追求,就「文傳 不傳」而言,駢文形式美的價值,也具有不下於古文的吸引力。凡此古文運動中所呈顯的現象,皆成為李商隱駢文再趨典麗 嚴整的重要原因。 關鍵字: 李商隱、駢文、古文運動 1. 前言 論,且往往明顯有針對駢文的傾向,如韓愈即是一例 唐承六朝,駢文仍是極為發達的時代,然而文學 [4] 。《舊唐書‧韓愈傳》載:「愈所為文,務反近體, 發展,不能不受其時代環境、觀念、作者個人等等因 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語。」[5]表達了韓愈為文「務 素的影響,因此在唐代近三百年的歷史中,駢文也發 反近體」的針對性。而韓愈〈題歐陽生哀辭後〉亦云: 生了種種變化。綜觀唐代駢文演變的大勢,當代學者 「愈之為文,豈獨取其句讀不類於今者耶?思古人而 間之看法頗為類似 [1] ,即:大抵初唐時仍沿襲六朝餘 不得見,學古道則欲兼通其辭。通其辭者,本志乎古 風,然已有復古革新之局,此可以四傑為代表。其後 道者也。」 [6]此除強調其所倡之「古道」外,亦強調 散句漸增,漸成駢散兼融之勢。至盛唐時代,以散行 其所重者,乃「句讀不類於今者」之古文。同時,不 之氣勢運偶句的創作方式已廣為時人接受,故以「以 單是在「語言的結構」上,即便是「主題的結構」 , 散運駢」為形式特徵的燕、許(張說、蘇頲) ,能為 古文家也「有意的追尋與當時流行的駢文,彼此對反 時人推許為「大手筆」 。入中唐之世,燕、許以散運 的美學典範。」 [7] 駢的駢文創作方式,得到進一步發揚,因而使得駢文 既然古文的發展有針對駢文而來的傾向,因此 散文化的傾向愈益明顯,這種傾向尤以陸贄為代表。 駢、散二者容易形成互為消長之勢 [8] ,唐代也成為「駢 及至晚唐,以李商隱為代表的駢文家,則轉趨減少散 散文盛衰消長之激盪時期」 [9] 。在晚唐回復嚴格的駢 句,並且強調典故、辭采的運用,從而使得駢文在形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