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三门核电站周边海域本底生态环境和资源现状评价研究.DOC

项目名称三门核电站周边海域本底生态环境和资源现状评价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目名称三门核电站周边海域本底生态环境和资源现状评价研究

一、项目名称: 三门核电站周边海域本底生态环境和资源现状评价研究 二、推荐单位: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 三、项目简介: 随着国际能源形势的日益严峻,国家对于核电发展也越来越重视,温排水与环境的关系将成为重要研究的课题之一。核电站由于其自身的生产特点,会对资源丰富、种群繁多、生态复杂的海湾环境及生态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其中包括核电站温排水的热效应、对海洋环境及生物的卷吸作用、余氯对海洋环境及生物的影响等。因此,对核电站周围海域环境与生态状况进行调查对于清楚认识环境和生态状况、防治和避免海湾生态环境恶化、保持海湾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我国在海洋环境保护中广泛开展了滨海电厂的环境影响评价及温排水的业务化监测与评价,大部分研究报道均在电厂运行之后的跟踪监测与评价,而且这些评价缺乏本底数据的支撑,从而使评价结果不够准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后期的管理决策和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 三门核电站和浙能台州第二发电厂等大型能源项目的开工建设,对三门湾的生态环境将造成极大的压力,给生态系统管理带来巨大挑战。因此,为了掌握电厂运营前三门湾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本底现状,为运行之后评估温排水可能带来的影响提供本底数据,2011年浙江省科技厅与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会商,计划开展三门核电站周边海域本底生态环境和资源现状评价研究项目,并与2012年全面启动该项目,项目由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承担。为了使项目顺利完成,承担单位联合国内在此领域具有相关研究经验的单位共同实施,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负责三门核电温排水对周边海域环境影响评估及渔业资源和沉积物、水动力现状评价,温州医科大学负责浮游生物和初级生产力研究,厦门大学负责贝类生态生理研究,浙江大学负责贝类遗传多样性研究,上海交通大学负责浮游植物对温升响应机制研究,上海长木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三门湾海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系统建设。历经3年时间多部门的通力合作,完成了该项目的全部内容并形成此成果。 项目依据资源环境现状,结合温排水增温效应数值模拟结果和温升模拟实验,通过评价系统全面评估了三门湾在核电站运行前的本底状况,并对未来运行后温排水温升的影响范围作了相应的预测,为核电站运营后规避生态风险,以及为国家制订核电站周边海域管理与生态重构提供科学依据,为管理部门进行政策制定和决策服务提供参考。对解决海洋生态环境管理和科技兴海急待解决的问题,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应用前景。 此外,项目最终出版专著1部(已签订出版合同),发表论文15篇(SCI8篇),专利5项,软件1套。 四、科学技术发现: 创新点1:在多学科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全面掌握了三门湾核电周边海域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本底现状及其变化趋势,为有效评估核电运营后温排水的影响提供了本底数据。发现以下几点: 发现1:三门湾水质趋于恶化,沉积环境趋于好转,生物体质量贝类和甲壳类重金属部分超标。三门湾海域的氮磷负荷一直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无机氮污染严重,活性磷酸盐次之。沉积物中的粪大肠菌群、硫化物和有机碳含量基本复合一类标准,与历史资料相比,富营养化程度在降低。鱼类生物体质量均符合一类标准,部分甲壳类生物镉超标、贝类除汞外均超出限量。 发现2:生物群落结构更趋单一,稳定性差、小型化。浮游植物与历年数据相比有降低的趋势且群落结构单一,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近年来变化不大,但优势种群落变化明显。大型底栖动物受休闲渔业拖网扰动的影响稳定性差,历年变化波动性大。游泳生物资源衰退明显,群落结构单一,经济物种小型化。传统的贝类、鱼类的产卵场消失。 创新点2:通过模拟温升试验探索浮游植物和贝类的响应机制,为管理部门对海域的管理和决策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发现1:浮游植物模拟温升实验发现,米氏凯伦藻对温排水具有较强适应性,春季大于4℃对浮游植物影响明显,而小于4℃则可能会诱发赤潮。并提出在春秋季节对其周边区域加强藻类监测,进一步掌握藻类种群结构和优势藻变化规律,以防范赤潮发生。 发现2:滩涂贝类模拟温升实验发现,温度升高不会影响贝类死亡,但会增加贝类的能量消耗,长时间之后影响种群数量降低。 发现3:温度升高对贝类的代谢有显著的影响,影响基因的表达。随着温度的升高,PFK-1、ACC、IDO、AFMID表达量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K则呈现下降趋势,其中,温度对ACC、IDO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AFMID具有显著影响(p0.05),说明了温升能显著的影响缢蛏的代谢,而且缢蛏转录组本底数据的获得也为将来采用基因芯片、多通路、多基因综合性研究温升或其他环境因子变化对缢蛏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创新点3:运用ECOMSED水动力模块的三维预报模式,模拟三门核电厂运行后温盐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预测温排水温升对周边海域环境的影响,为保护三门湾海洋生态环境和监测温排水异常升温水团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