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行车的安全
* 《标准》规定:二、三、四级公路越岭路线的平均坡度,一般以接近5.5%(相对高差为200~500m)和5.0%(相对高差大于500m)为宜,并注意相连3km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宜大于5.5%。城市道路的平均纵坡按上述规定减少1.0%。对于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地区,平均纵坡应较规定值减少0.5%~1.0%。 * 所谓合成坡度是指由路线纵坡与弯道超高横坡组合而成的坡度,其方向即流水线方向。合成坡度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iH―――合成坡度(%); iC―――超高横坡度(%); iZ―――路线纵坡度(%) 合成坡度: * 注:积雪地区各级道路的合成坡度应小于或等于6%。 为了保证路面排水,合成坡度的最小值不宜小于0.5%。特别在超高过渡段,合成坡度不宜设计为0%,当合成坡度小于0.5%时,应采取综合排水措施,以保证排水通畅。 ? * 在进行平曲线设计时,可按下式计算平曲线上允许的最大纵坡: 式中:iR―――平曲线上的允许最大纵坡度(%); Imax―――最大允许合成坡度(%); ih―――横向超高坡度(%)。 * 各级道路最小合成坡度不宜小于0.5%。当合成坡度小于0.5时,应采取综合排水措施,以保证路面排水畅通。 * * * * 道路勘测设计 冯晓新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道桥系 第四章 * 第一节 概 述 路线纵断面: 沿着道路中线竖直剖开,然后在展开即为路线纵断面。 路线纵断面图: 反映路线在纵断面上的形状、位置及尺寸的图形。 * 路线纵断面设计主要任务: 纵断面设计就是要根据汽车的动力特性、道路等级和自然地形,研究道路起伏的坡度和长度,以便达到安全迅速、经济合理以及舒适的目的。 * 设计线 地面线 坡度 坡长 * 1 地面线 它是根据中线上各桩点的高程而点绘的一条不规则的折线,反映了地面的起伏与变化情况。 2 设计线 它是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和美学等诸因素之后,人为定出的一条具有规则形状的几何线,反映了道路的起伏变化情况。纵断面设计线是由直线和竖曲线组成的。 * (1)直线(均匀坡度线) 直线有上坡和下坡之分,是用坡度和水平长度表示。 (2)竖曲线 在直线的坡度转折处为平顺过渡要设置竖曲线,按坡度转折形式不同,竖曲线有凹有凸,其大小用曲线半径和水平长度表示。 * 路线纵坡度表达方式: 不用角度,而是用%表示。 i—纵坡,沿前进方向,上坡为“+”,下坡为“-”,%。 H1、H2—前进方向为序的坡线两端点的高程,m; L —坡线两端点的水平距离,简称坡长。 基础知识 * 路基设计标高规定: 新建公路: 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标高; 2)二、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超高和加宽路段则是指在设置超高加宽之前该处标高; 改建公路: 一般按新建公路的规定办理,也可以采用中央分隔带中线或行车道中线标高。 对城市道路而言,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建成后的行车道中线或是中央分隔带中线高程。 基础知识 * 路线纵坡度i(%): 一般认为道路上3%的纵坡对汽车行驶不造成困难,即上坡时不必换档,下坡时不必刹车。 对于小于3%的纵坡,可以不作特殊考虑,只是为了排水的需要(公路边沟的沟底纵坡与路线纵坡一般是相同的),一般要有一个不小于最小纵坡的坡度。如果排水上无困难,可以用平坡。 但是采用了大于5%的纵坡时,必须慎重考虑,因为纵坡太大,上坡时汽车的燃料消耗过大,而下坡时又必须用刹车,重车或有拖挂车的车辆都易出事故,对运输经济与安全极为不利。 基础知识 * 第二节 纵坡及坡长 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1、 纵坡设计必须满足《标准》的各项规定; 2、 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和过于频繁。 3、 纵坡设计应对沿线的地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排水等方面综合考虑,视具体情况妥善处理。 4、 纵坡设计应考虑填挖平衡,减少借方和废方,以降低工程造价和节省用地。 * 5、 平原微丘地区地下水埋藏较浅,池塘、湖泊分布较广,纵坡除应满足最小坡度要求外,还应满足最小填土高度的要求,以保证路基稳定。 6、 对连接段纵坡,如大、中桥引道及隧道两端引线等,纵坡应小些,避免产生突变。路线交叉处前后的纵坡也平缓一些。 7、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通道、农田水利等方面的要求。 * 最大纵坡: 1)概念: 最大纵坡是指在纵断面设计中,各级道路容许采用的最大坡度值。它是路线设计中一项重要的控制指标。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它直接影响路线的长短、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12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docx
- 2024年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复习第六章力和机械.pptx VIP
- 《医学影像数据脱敏规范》DB14T 3268-2025DICOM .docx VIP
- 阿里云AI搜索RAG应用实践-2024大数据大模型峰会.pdf
- 动火作业申请表(模板).pdf VIP
- 《DICOM医学影像数据脱敏规范》.pdf VIP
- 2025腾讯云RAG技术应用与实践.pdf
- 工商局卷烟打假打私工作实施方案.doc VIP
- 蔡继明-政治经济学-第1-5章课件.ppt
- 《智能医疗 跨队列数据处理平台 数据脱敏流程要求》.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