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年进口法检商品重量鉴定状况
2013年度进口法检商品重量鉴定状况
基本情况
各类鉴定的总量
2013年,全系统共完成各类进口法检商品重量鉴定 289151批次,与2012年相比同比增长1.0%;鉴定货物重量16.4亿吨,同比增长9.0%。其中衡器鉴重248149批,鉴定重量12870.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2%、减少4.5%;水尺计重23881批,鉴定重量11575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0.0%、15.3%;容量计重16292批,鉴定重量30811.8万吨,同比分别减少8.5%、增加3.2%;流量计计重829批,鉴定重量4774.4万吨,同比分别增加2.3%、8.5%,目前流量计计重业务主要在黑龙江局进口原油、新疆局进口原油和天然气、珠海局进口液化天然气(丙烷)上开展。
图1:2013年各类鉴定方式鉴定重量与2012年同期对比情况(单位:万吨)
图2:2013年各类鉴定方式鉴定批次、重量所占比重情况
法检重量鉴定商品种类
2013年,全国进口法检商品的种类与上年度相比基本保持不变,仍以资源性大宗散货为主。主要商品种类为矿产品(包括铁矿、铬矿、锰矿、铜精矿、锌精矿和其他有色金属矿等)、原油、煤炭、豆类、成品油、液体化工品等,其中矿产品进口89506.8万吨,原油进口26884.7万吨,煤炭进口27845.2万吨,豆类进口5875.1万吨,这四大类商品占进口法检商品总量的九成以上。
在全国35个直属检验检疫局中,有23个局开展了进口法检商品重量鉴定业务,数据统计如图、图:
山东、河北、江苏、广东等沿海局通过海运进口矿产品、煤炭、原油等大宗散货,批次相对较少,鉴定重量大,并且水尺计重占了大部分,其次为容器计重。宁波局因大量进口废物原料,鉴定批次较多。黑龙江、新疆、内蒙古等内陆局通边贸进口小额商品,鉴定批次多,重量少。
图5:各直属局业务结构情况(按重量统计,单位:万吨)
进口法检商品业务量变化情况
2013年,全球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主要经济体需求疲软,投资和消费乏力,全球贸易增长下降,经济复苏步履蹒跚。中国经济增长的脚步虽受此影响而有所放缓,但对进口大宗资源性商品的整体需求仍然不减。
(一)进口矿产品总量平稳增长
2013年共进口矿产品89506.8万吨,同比增长12.5%,呈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矿产品的权重商品是铁矿,钢铁产业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大部分钢铁企业为了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防止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部分钢厂宁愿亏损也不愿意停产,并维持着较高的产能,对铁矿石等原材料的需求依然较大。但就长远来看,今后在我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和中央下决心压缩钢铁产能的大背景下,同时综合考虑钢铁产业的环保成本压力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因素,预计铁矿石需求将受到影响,进口量会逐渐放缓。
进口原油总量相对平稳,有小幅增长2013年共进口原油26884.7万吨,同比增1.4%。随着国内经济平稳增长,经济转型升级、汽柴油品质提升等影响,原油需求量仍然保持高位,为进口原油提供了稳定的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但随着现在国内各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都已经显现,导致石油消费增速明显放缓。与此同时,近年来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在国内的广泛推广,对石油消耗形成部分替代,也导致中国原油需求及原油进口开始进入温和增长。
进口煤炭总量快速增长2013年共鉴定进口煤炭27845.2万吨,同比增长26%,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一是国内需求依然旺盛。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地位多年来仍未改变。二是国内外煤炭价格倒挂因素。近年来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美国加大对页岩气的开发利用,对煤炭需求也大大降低,国际煤炭市场供求形势宽松,相对国产煤有一定价格优势,刺激了煤炭进口快速增长。三是进口褐煤自2013年8月15日起被纳入法检目录,提升了验鉴定总量。
()进口豆类总量稳中有升2013年进口豆类5875.1万吨,同比增长9.6%。因国内市场对豆油、豆粕的需求较为旺盛,进口转基因大豆相对于国产大豆有一定价格优势,加工(压榨)企业利润空间较大,进口积极性较高,同时国内一些大型粮油加工企业较多近年来逐渐加大改造升级力度,积极扩大生产规模,刺激了对进口大豆的原料需求。
2013年,全系统共检出短重率超过5‰的进口货物12461批次、短重重量252.1万吨、短重货值超过6亿美元。根据短重重量进行统计,铁矿、煤炭、原油三类商品的短重量分别占短重总重量的77.7%、6.8%、5.4%。其余按降序分别为原油、成品油、大豆、再生性废物原料等。
1. 国外发货商故意短装,实施贸易欺诈
前国际大宗资源商品供求市场多处于卖方主导的局面,大部分主动权掌握在国外供货商手里,部分稀缺商品贸易合同被迫约定以国外重量鉴定结果结算,一些不法供货商与承运方、当地检验鉴定机构串通一气,在数量重量上实施欺诈;部分贸易商为谋求利益最大化,往往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内蒙古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完善建议11000字】.docx
- 弱溶剂型喷墨打印吸收涂层的制备的研究.pdf
- [青岛]2025年山东青岛市经信委所属市互联网工业创新发展中心招聘拟聘用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doc VIP
- 创业基础(暨南)中国大学MOOC慕课 章节测验期末考试答案(期末考试题目从章节测验中选出,题目没对上,可以在章节测验中查找).docx
- 2025年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修改版).pdf VIP
- 2024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pdf
- 麦肯锡2024生物医药行业报告 -重新搭建通往创新的桥梁.pdf
- 初中英语作文指导策略的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数学内涵与外延的教学策略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