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基础知识记忆理解部分
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基础知识记忆理解部分
龙江中学 12/11/03 学号: 姓名:
第一章:声现象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方式是声波。
150C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声音的传播速度是固体液体气体。
声音传播到人耳的传导方式有两种:空气传导和骨传导。
人是靠双耳效应来区分发声体的位置的。
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反映物体振动的快慢,指的是物体1秒内振动的次数。
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与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
声音按频率可分为:次声波、可闻波、超声波。
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
我们可以区分不同人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乐器可以分为:管乐器、弦乐器、打击乐器。
弦乐器音调的高低与弦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长、粗、松音调低)
管乐器音调高低与管内空气柱的长度有关。(空气柱长音调低)
人们常用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从物理的角度看,噪声是物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
控制噪声的方法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要听到声音的三个条件是:声源的振动,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
声音对人们有很多用处,B超,声呐等
声音具有能量,声音可以传播能量。
第二、三章:光现象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月亮不是光源。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射击、排队等都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真空中传播最快,C=3X108m/s。在水中慢,在玻璃中更慢。
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可以把太阳光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白光不是单色光。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红+绿=黄;红+蓝=品红;蓝+绿=青;红+绿+蓝=白光。
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青、黄。
光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现象。
光的反射规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它们都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在画光的反射图时,一定要画法线。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和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是虚像。
平面镜的作用:成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面镜除了有平面镜外,还有凸面镜和凹面镜。
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面镜成的像比实际小,凸面镜能扩大视野。
凹面镜有汇聚光线的作用,可以把平行光线汇聚在一点,也可以把一点发出去的光线变成平行光。可以做太阳灶。
光成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折射光线向法线偏,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折射使池底比实际浅,铅笔错位。
光按频率分可以分为: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
红外线可以诊断疾病,远距离遥控,军事侦察。
紫外线作用:适当的紫外线可以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能杀死微生物,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透镜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六条特殊光线:
凸透镜成像规律:
A、物体在两倍焦距以外,像成在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这样照相的。
B、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光屏,在胶卷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物体在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时,像在两倍焦距以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这样成像的。
D、投影片要倒插在投影仪上,才能在银幕上成正立的像。
E、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
F、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G、成实像时,物体向凸透镜移近时,像远离凸透镜,像变大。,物体向凸透镜移远时,像移近凸透镜,像变小。
H、物体在两倍焦距上,像也成在两倍焦距上,是倒立,等大的实像。
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太强,像成在视网膜前面,应该配凹透镜。
近视眼的晶状体太薄,对光的折射能力太弱,像成在视网膜后面,应该配凸透镜。
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一样,对物体成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一样,对物体成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天文望远镜物镜的直径很大,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