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1分子靶向进展PPT.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分子靶向进展PPT

2011肿瘤分子诊断及分子靶向治疗回顾与展望 国际多中心随即双盲三期临床试验研究表明,774例无法手术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胃食管连接部腺癌患者,在卡培他滨加顺铂一线化疗基础上加入贝伐珠单抗,与加入安慰剂组相比未能延长OS期(12.1个月VS10.1个月,P=0.1002),但次要终点PFS和ORR有显著改善。(ASCO摘要号LBA4007) 2011肿瘤分子诊断及分子靶向治疗回顾与展望 18.舒尼替尼联合化疗未能改善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 2011肿瘤分子诊断及分子靶向治疗回顾与展望 一项国际多中心三期研究表明,对于593例新诊断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的转移性乳腺癌(MBC)或晚期乳腺癌患者,在多西他赛中加入舒尼替尼治疗,直至疾病进展,虽然有效率(ORR)显著提高,但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OS)均未得到显著改善。(ASCO摘要号LBA1010) 另一项SUN1099研究提示,对于442例曾经接受过蒽环类或者紫杉类药物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与卡培他滨单药治疗组相比,舒尼替尼+卡培他滨组患者的PFS和OS均未得到显著改善(ASCO摘要号LBA1011) 2011肿瘤分子诊断及分子靶向治疗回顾与展望 19.Eribulin可改善MBC患者的生存 2011肿瘤分子诊断及分子靶向治疗回顾与展望 EMBRACE研究表明,对于762例接受过多次治疗的MBC患者与医师选择的任何单药化疗、内分泌治疗或生物治疗相比,新型非紫杉类微管动力学抑制剂Eribulin可显著延长患者的OS。(13.1个月VS10.7个月,P=0.04)(ASCO摘要号CRA1004) 2011肿瘤分子诊断及分子靶向治疗回顾与展望 20.贝伐珠单抗联合一线化疗可延长MBC患者的PFS 2011肿瘤分子诊断及分子靶向治疗回顾与展望 一项对于E2100、AVADO和RIBBON-1研究中的2447例MBC患者进行的荟萃分析显示,在MBC一线化疗方案(以紫杉醇类、蒽环类或卡培他滨为基础方案)中加入贝伐珠单抗可使患者PFS显著改善,但中位OS改善并不显著,(ASCO1005) 2011肿瘤分子诊断及分子靶向治疗回顾与展望 21.T-DM1+帕妥珠单抗二线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初获证 2011肿瘤分子诊断及分子靶向治疗回顾与展望 一项国际多中心Ⅰb/Ⅱ期对于37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或者MBC患者,T-DM1(曲妥珠单抗-微管抑制剂DM1嵌合药物)联合帕妥珠单抗方案的安全性、患者耐受性及初步疗效较好;与T-DM1单药相比毒性反应无显著增加,在Ⅱ期研究中T-DM1剂量定为3.6mg/Kg,(ASCO摘要号1012) 2011肿瘤分子诊断及分子靶向治疗回顾与展望 22.多西他赛、泼尼松联合贝伐珠单抗可改善mCRPC患者PFS 2011肿瘤分子诊断及分子靶向治疗回顾与展望 美国CALGB90401研究表明,对于1050例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腺癌(mCRPC)患者,多西他赛+泼尼松标准治疗联合贝伐珠单抗可使PFS显著延长至9.9个月,但OS无显著改善。(ASCO摘要号LBA4511) 2011肿瘤分子诊断及分子靶向治疗回顾与展望 23.达沙替尼或厄洛替尼治疗新诊断CML-CP有效 * * 2011肿瘤分子诊断及分子靶向治疗回顾与展望 原创 2011肿瘤分子诊断及分子靶向治疗回顾与展望 1.ALK可能作为预测性生物标志物在肺癌的应用且针对该靶位的分子药物初步试验疗效尚佳。 2011肿瘤分子诊断及分子靶向治疗回顾与展望 在肺癌中,ALK常与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基因(EML4)形成EML4—ALK融合基因而活化,相关的靶向药物正在研发中,例如crizotinib(P。韩国的Bang报告的Ⅰ期临床试验采用该药物治疗82例ALK融合阳性患者,在50例可评价患者中RR达64℅,疾病控制率为90℅,中位无进展生存率(PFS)期尚未达到,但中位治疗时间已超过22.5周,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如此令人吃惊的疗效令人对该药寄予厚望,尽管ALK融合基因在肺癌中的发病率仅为4℅左右,但肺癌的发病率高于其他肿瘤,如此高的有效率可以使绝大部分患者获益。 2011肿瘤分子诊断及分子靶向治疗回顾与展望 2.厄洛替尼单药、联合化疗治疗NSCLC疗效相当。 2011肿瘤分子诊断及分子靶向治疗回顾与展望 3.前瞻性国际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CALGB30406)中位随访25个月结果显示,对于182例未经化疗、少量吸烟/不吸烟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厄洛替尼单药治疗或与卡铂+紫杉醇联合治疗6个周期后序贯厄洛替尼方案的疗效相近,但前者毒性更低。在两种方案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者均最有可能获益。(ASCO摘要号7503) 2011肿瘤分子诊断及分子靶向治疗回顾与展望 来自中国的一项关于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