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第五节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PPT
第五节 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李大权 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概念: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 是由于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继而使右心室扩张和(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病因及发病机制: 肺心病常见病因为支气管-肺疾病,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多见,约占80%~90%;其次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等;其他如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肺血管疾病也可引起。冬、春季节,气候骤然变化是肺心病急性发作的重要因素,急性呼吸道感染常为急性发作的诱因。上述诸多因素导致肺功能和结构发生不可逆改变,同时反复的气道感染和低氧血症,导致一系列体液因子和肺血管的变化,使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血管结构重塑,产生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室扩大、肥厚,甚至导致右心衰竭。其中,缺氧是形成肺动脉高压的最重要因素。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详细询问 询问病人有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病史 有无肺血管疾病或神经肌肉疾病病史 有无导致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病史或外伤史 【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1. 肺、心功能代偿期 主要为原发疾病的表现如慢性支气管炎的咳嗽、咳痰,阻塞性肺气肿的进行性呼吸困难等表现及其相应体征。本期仅有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室肥大,而无右心功能不全。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提示肺动脉高压,三尖瓣区出现收缩期杂音或剑突下见心脏搏动,提示右心室肥大。 【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2. 肺、心功能失代偿期 (2)心力衰竭:以右心衰竭为主,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乏力、少尿、夜尿增多、下肢甚至全身水肿。护理体检可见颈静脉充盈或怒张、肝肿大并有压痛、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及下肢水肿甚至腹水。三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3.并发症 可并发肺性脑病、自发性气胸、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及休克、消化道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 【护理评估】 (三)心理-社会状况 由于病程长、疗效差、长期多次住院给病人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病人和家属极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状态;病人往往缺乏自信,过分依赖医护人员或家人的照顾。家属对病人的关心和支持不足,以及医疗费用保障不足,会使病人产生悲观、绝望等心理。 【护理评估】 (四)辅助检查 1.血常规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升高。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可增加,合并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2. X线检查 除有原发疾病的X线表现外,可见右下肺动脉干扩张,肺动脉段凸出,右心室扩大,心影呈垂直状。 3. 心电图检查 主要表现为右心室肥大及肺型P波。 4. 动脉血气分析 可出现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碱平衡失调等。当PaO2<60mmHg伴(或不伴)PaCO2>50mmHg时,提示呼吸衰竭。 5. 超声心动图检查 对诊断慢性肺心病有参考价值。 6. 其它 肺功能检查对早期或缓解期肺心病患者有意义。痰细菌学检查对急性加重期肺心病可以指导抗菌药物的选用。 【护理评估】 (五)治疗要点 急性期在积极控制感染(此期的关键)基础上,通畅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处理并发症。缓解期应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及治疗原发病(此期的重点),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去除诱发因素,减少或避免急性发作,使肺、心功能得到部分或全部恢复。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 与气道阻塞、分泌物过多、呼吸肌疲劳和肺泡呼吸面积减少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分泌物过多、痰液黏稠及咳嗽无效有关 3.活动无耐力 与心肺功能减退有关 4.体液过多 与体循环瘀血有关 5.潜在并发症:肺性脑病、自发性气胸、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休息与体位 肺、心功能代偿期可适当活动,活动量以不引起疲劳、不加重症状为度。失代偿期应卧床休息,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保证病人充分睡眠,降低机体耗氧量,促进心肺功能恢复。呼吸困难严重者,取半卧位或坐位。对于卧床病人,协助定时翻身、更换姿式,并保持舒适体位。指导患者进行缓慢的肢体肌肉舒缩活动,鼓励病人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呼吸肌功能锻炼,提高活动耐力。对有肺性脑病先兆者,应给床档或约束肢体,加强安全防护,必要时专人护理。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2.饮食护理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清淡易消化饮食。因碳水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