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特征描述.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域特征描述

形状和区域特征描述;主要内容:;边缘和区域的关系;一、基于边缘的形状描述;5;1.1 边缘的形成与性质;7;;;;;13;14;;16;;18;;;;22;;;;;27;1.2 边缘检测算子;边缘检测算子;30;31;32;33;34;35;36;37;38;39;40;41;Canny edge detector;Example;Derivative of Gaussian filter;Compute Gradients (DoG);Get Orientation at Each Pixel;Non-maximum suppression for each orientation;Bilinear Interpolation;Sidebar: Interpolation options;Before Non-max Suppression;After non-max suppression;Before Non-max Suppression;After non-max suppression;Hysteresis thresholding;Hysteresis thresholding;Final Canny Edges;Effect of ? (Gaussian kernel spread/size);58;1.3 From Edge to Boundary;Learning to detect boundaries;pB boundary detector;NIPS Vancouver 2002 ;NIPS Vancouver 2002 ;NIPS Vancouver 2002 ;NIPS Vancouver 2002 ;Experiment;;Results: Precision/Recall;;Patch Types;;;;Invisible Boundaries;Results: On-Boundary Patches;Results: Off-Boundary Patches;NIPS Vancouver 2002 ;NIPS Vancouver 2002 ;NIPS Vancouver 2002 ;NIPS Vancouver 2002 ;NIPS Vancouver 2002 ;NIPS Vancouver 2002 ;NIPS Vancouver 2002 ;NIPS Vancouver 2002 ;NIPS Vancouver 2002 ;NIPS Vancouver 2002 ;NIPS Vancouver 2002 ;1.4 From Boundary to Contour;; ; ; ; ; ; ; ; ; ;mPb;sPb; ; ; ; ;gPb; ; ;作业;2.基于边缘的基元提取;110;111;112;Application;Line ;curve;;117;118;119;120;121;122;123;Summary;125;  1.递归标记  递归标记算法如下:   (1)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逐行逐列扫描图像,寻找没有标记的目标点P,给该点分配一个新的标记。   (2) 递归分配同一标记给P点的邻域目标像素。   (3) 直到相互连接的像素全部标记完毕, 一个连通区域就标上了同样的记号。   (4) 重复步骤(1)、 (2)和(3),寻找未标记的目标点并递归分配同一标记给其邻域目标点;若找不到未标记的目标点, 则图像标记完毕。   递归标记算法在串行机上运行非常费时, 适用于并行机处理。 ;  2. 序贯标记   8连通区域的序贯标记算法如下:   (1)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扫描图像,寻找未标记的目标点P。   (2) 如果P点的左、 左上、 上、 右上4个邻点都是背景点,则赋予像素P一个新的标记; 如果4个邻点中有1个已标记的目标像素,则把该像素的标记赋给当前像素P; 如果4个??点中有2个不同的标记,则把其中的1个标记赋给当前像素P,并把这两个标记记入一个等价表,表明它们等价。   (3) 第二次扫描图像,将每个标记修改为它在等价表中的最小标记。 ;  4连通区域的序贯标记算法与8连通区域的相同, 只是在步骤(2)中仅判断左邻点和上邻点。   序贯标记算法通常要求对图像进行两次扫描。由于该算法一次仅运算图像的两行,因此当图像以文件形式存储且内存空间不允许把整幅图像全部载入时,也能使用该算法。 它在第二次扫描图像时,利用等价表给同一连通区域的所有像素分配唯一的标记。 但是,当图像中的目标区域十分不规则时,会导致庞大的等价表。 ;Reference: Computer Vision by Linda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