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学---论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

论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 在当今社会,我们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传统与现代化相融合与碰撞的现象,到底传统与现代化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传统是指以前时代相传下来的东西,即从过去延续到现在的事物,包括物质实体,民族风俗,民族文化、宗教信仰,也包括各种惯例和制度,既可以是文字记载的,也可以是语言和行为。每一个民族在自身的历史活动中都创造了自己的传统。传统中不同的部分,在现代化过程中有不同的功能,有些可能成为阻碍,有些则可能成为动力。 现代化,又译近代化,常被用来描述现代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从历史上来讲,它主要指近代以来,世界各国一种向以西欧及北美地区等地国家许多近现代以来形成的价值为目标,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因此常与西方化的内涵相近。一般而言,近代化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 社会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当今世界各国的发展过程来看,无论是先发展国家还是迟发展国家,也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社会现代化”都是它们发展的主题和目标,各个国家都在以不同的模式和通过不同道路,朝着这一目标迈进。在人类学的视野中,现代化作为一种文化发明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权利向度,决定这个向度的就是传统。现代化是一个民族的传统合乎逻辑的必然发展,任何其他的民族的现代化模式都不能装进别的民族文化之中 我们可以从传统文化中看出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任何传统文化,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这个民族过去的历史条件,不可能长期不变,特别是在当今这个整个人类生产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生活环境不断变化,思维方式意识形态迅速更新的情况下,传统必然受到严重的冲击,一部分不适应现代化的传统还将遭到改变和淘汰。任何一个民族,他的现代化都离不开原有的物质基础、精神的、社会的基础,也就是说,现代化的各个方面,都只是建立在原有传统的基础上,而且即就是一个民族外在表现的传统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内在的传统文化即民族意识、民族认同依然会成为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从根本上说,一个民族的传统和民族的现代化是能相互协调、相互适应的。 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形态,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对社会长期发生作用。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传统的古国,对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的现代化的历史背景必须追溯到百年前的鸦片战争,中国的“现代化”不是起因于一种“内发的力量”,而是源于一种“外发的压力”。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的发展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例如,积极的一面,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为了追求达到自己的利益,不断破坏生态环境,造成了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等环境问题,使自然面临崩溃的边缘,自然也给了我们很多教训,海啸、地震等。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对于现在社会中的环境问题很有借鉴作用,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找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在最近提出了低碳经济,减少环境污染,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有不好的一面,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意识对人们的影响很深,它严重压抑和束缚了个性的发展,而现代化的一个核心就是“个性的解放”,追求自我的解放,追求自身的价值。另外中国人比较缺乏民主意识,中国的传统文化不重视法制,法制观念淡薄,实行的是人治,在历史上虽然也曾有法治的提倡,但法治不过是人治的附属。在封建社会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的权利至高无上,现在是一个讲法治的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法律,维护社会稳定。民主在现代化的社会越来越重要。中国是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古代重农轻商,商品意识差,而在现代,没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也就无法实现现代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因受观念、地域、经济基础等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滋生出安贫乐道,知足常乐,守旧意识严重,忽视对新鲜信息的接受,一切循规蹈矩的思想,这与现代市场观念和竞争观念是背道而驰的。竞争是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现代化的另一个核心是“生产力的解放”。传统文化把“义”看成是至高无上的,人的伦理道德修养。古人倡导和追求“义”,至于“利”,则被视为比较次要的,而且利的获取还要受到种种伦理的限制。现代思想文化,既要有商品和物质利益的新观念,又要有为人民服务,它倡导“义”“利”的并举,追求“利”与“义”的统一,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以,传统的“义”、“利”必须调整改造,否则它将不利于现代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纲五常对现代化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