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书法课程进学堂
书法课程进学堂
11月10日,我如愿见到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伊犁州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潘蔚林老师。简朴的装束和清瘦的面庞让这位资深的书法家显得如此平易近人。在充溢着浓郁气息的字画店中,潘老师愉悦的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并诚恳的表达了他对中国青少年学习书法的祈盼,及对未来中国书法发展之路的希望。言语之间,一位长者的热切期待让人备受感动。
对于已经完全步入信息社会的现代人来说,“书法”这个词语恐怕早已被遗忘在记忆的角落了吧!在大家的眼中,手写的东西似乎已渐渐地和时间的轨道脱离了联系,而毛笔的身影更是在有些人的生活中销声匿迹。先进的电子产品步入到了人们生活的中心位置,写字楼里本该有的墨汁清香已被电脑键盘的敲击声所替代。中国文字最深厚的底蕴是否已经无法抵挡现代社会的冲击呢?面对这一类难题,潘老师深感担忧。
近几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中国的文字书法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与此同时,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在编写汉字图书时,所用字体均为中国的繁体字。这足以表明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字起源发展的极高关注。潘老师说:“外国人尚能做到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字,而我们身为本国公民是不是更应该保持一种严谨治学的态度呢?”作为华夏文化的传承者,这个问题实在值得我们深思。
让我们欣喜的是:国家教育局已经下达了“写字课进入学堂”的指令,并颁布了一系列的文件和措施。在最新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我们也以外的发现了对繁体字的印刷。潘老师说:“其实中国每一个汉字都有清晰地源头,只是人们为了达到所谓的方便,硬生生的使汉字简约到了今天的模样。如果国家再不予以重视,青少年再不对此进行学习和认知的话,数十载后,中国每个汉字的基本起源,恐怕没有多少人会记得了。”
在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各校方领导积极配合,写字课教程在全国各大中小学堂及高等教育学府中如火如荼的开展着。然而,面对中国经典文化的传承,青少年学习者真的有十足的把握接受并认知吗?结果,我们无法肯定。面对深层次的忧虑,潘老师也抒发了自己的见解,他说:“毕竟是重走中国文化之路,困难是一定会有的。我们先来看看伊犁本地的发展状况:这里是少数民族的聚居之地,那些名族学生学习汉语本身就有一定的局限,如果再让他们练习书法、繁体字,那就是难上加难。但是,我们要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之路保持极大地信心!坚定能够培养出优秀人才,如果遇到一点困难就止步不前,那咱们老祖宗的文化就真的无法传承了。”由此看来,潘老师在面对一系列的问题时,都能积极的保持着一种乐观的心态,不仅如此,他还提出了一些措施和解决的办法。潘老师说:“语言文字的传承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华夏民族的光荣积淀需要青少年的肩膀扛起。现在各大院校最应采取也是首要采取的措施是提高每个教师的语言文字书写素质,加强对他们的写作练习。只有教师练习好书法,才会让学生得到好的指引。这样,不但可以拉动师生共同学习书法的课程,而且也可以让校方更加重视书法课程,为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目前,教育部针对中学生的写字课成绩也予以了高度重视,并在江苏,广东等省市进行了试点工作,将来在高考中,30%的成绩来自于写字课。我们也将看到中国语言文字的美好前景,对此,潘老师也感到十分高兴。
中国的文字,具有软笔和硬笔会更会完美;中国的文字,有青年的学习和传承更会走向世界!汉语,是华夏儿女的财富,更是整个世界的财富。
东方文化的传承之人必将用生命保护文字的存在,必将用血液维系文字的传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