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第三册《汉魏晋五言诗三首》《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
高二语文人教版《汉魏晋五言诗三首》、《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25分钟)
一. 基础部分:
1.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纤纤擢素手(引、伸出) 相去复几许(距)
少无适俗韵(韵律) 羁鸟恋旧林(束缚)
B. 契阔谈讌(通“宴”) 悠悠我心(悠闲)
方宅十余亩(方形的) 榆柳荫后檐(遮蔽)
C. 老大徒伤悲(徒然,白白地) 焜黄华叶衰(衰败)
暖暖远人村(模糊不清的样子) 俯身散马蹄(使……裂开)
D. 山不厌高(厌恶) 绕树三匝(周,圈)
周公吐哺(哺育)
2. 对《归园田居》一诗中的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尘网”,喻污浊、黑暗的官场。
B.“羁鸟”,以关在笼中的鸟自喻。
C.“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
D.“樊笼”,指囚牢般的社会制度。
3. 对《归园田居》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的前四句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误入尘网的懊悔。
B. 诗的第五、六句总领第二层,概括出对旧林故渊的恋和思。
C. 诗的七至十八句随意拾取隐居田园的典型情境以突出自然。
D. 诗的末两句呼应开头,抒发了归隐田园后恬然自得的心情。
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欲因之梦吴越 因:依据。
B. 天姥连天向天横 横:纵横。
C. 熊咆龙吟殷岩泉 殷:震响。
D. 恍惊起而长嗟 恍:恍然,猛然。
5. 读这首唐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歌开篇便交代了入梦之由。以瀛洲、天台、五岳、赤城作为天姥山的反衬,写出天姥山的峭拔的雄姿。
B. 诗人以“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两句过渡。用“梦”点题,既交代了“梦”之所由,也申述了“梦”之所向,用轻快的笔触引入梦境。
C. 作者以丰富异常的想象力,描写了梦游天姥的景象。
D. 诗篇结尾以“访名山”与“事权贵”对照,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强烈追求和绝不媚事权贵的正气。
6. 下列对于《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写梦游名山,内容丰富、奇谲、多变,它的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B. 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体制解放。信手写来,笔随兴至,诗才横溢,堪称绝世名作。
C. 诗中写神仙出现时,“日月照耀金银台”“仙之人兮列如麻”等句正是人世间生活的反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宫廷生活的向往。
D. 在这首诗中,李白对权贵表现出一种蔑视,对个人的尊严表现出了强烈的追求。
7. 对诗中语句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描写天台山之高,以衬托出天姥山高峻挺拔的宏伟气势。
B.“势拔五岳掩赤城。”
说的是天姥山山势高过五岳,遮蔽了赤城。
C.“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表现了作者在当时社会里陷入重重矛盾后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
D.“栗深林兮惊层巅。”
说的是游山时为山林的幽深而战栗,为层巅的险恶而惊恐。
二. 阅读部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8. 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两句交代劳动地点、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
B. 第三、四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务农,“清除”各种杂草。
C. 第五、六句写“荷锄归”,写回家穿草而行,露沽衣湿。
D. 结尾两句抒情,“愿”,指辛勤耕作只为了获得好收成。
9. 此诗与课文《归园田居(其一)》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首写归隐生活的愉快,一首写田园劳动的艰辛。
B. 用比喻、对比写归隐,用白描、口语写耕作。
C. 一首是五言古体诗,一首是五律。
D. 一首情趣与理想相映衬,一首平淡与醇美和谐统一。
10. 对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实后虚,相互衬托,完美和谐。
B.“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用语十分自然平淡,却将归隐生活的艰难写得极具体。
C. 诗人以田园中最寻常的物象入诗,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营造出一种醇美的诗意。
D. 以“沾衣”代写躬耕的所有艰辛,是因为归隐生活的乐趣大于辛劳,故才“不足惜”。
(二)阅读下面一首汉乐府,回答后面的问题。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2 古诗三首 芙蓉楼送辛渐 课件(共16张PPT).pptx VIP
- (青岛版)2024年六年级科学下学期期末测试试卷(含答案) .pdf
- EcoStruxure Machine Exper编程指南202112样本手册说明书.pdf VIP
- 基于MATLAB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建模与仿真.docx
- 钢结构厂房加固施工方案.doc
- 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更新2024(全文).pdf
- 届浙江杭州市高三一模高考数学试卷试题及答案(2025年).docx
- 一年级带拼音的阅读训练全 .docx
- 基于matlab的多环直流调速系统建模与仿真..doc.docx
- 李青儿童诗朗诵校本课程纲要及教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