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边坡施工安 全专项方案文章.doc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论文报告设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恩利段X4合同段 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 湖北沪蓉西高速恩利段X4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ΟΟ六年四月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2 第二章 编制依据………………………………………………… 5 第三章 安全施工技术方案……………………………………… 5 第四章 危险源识别、分析和预防措施………………………… 9     一、重大危险源的识别……………………………………… 9     二、对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9     三、预防措施………………………………………………… 10 第五章 安全管理体系、制度和操作规程……………………… 16     一、安全管理方针目标…………………………………… 16     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17     三、安全生产职责………………………………………… 17     四、安全操作规程………………………………………… 23     五、安全生产制度………………………………………… 37 第六章 应急预案………………………………………………… 46 第七章 现场安全文明施工……………………………………… 52 第一章 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1、地理位置与施工范围 本合同段为恩施至利川高速公路的第X4合同段,路线起点(K236+300)位于下村坝恩利路的左侧100米处,与第X3合同段的终点相接。路线向西沿恩利公路北侧走廊布线,上跨恩利公路,经下村坝、白果坝镇,在安家堡附近再跨恩利公路及宜万铁路,沿恩利公路南侧走廊布线,于鸭子塘再次跨越恩利公路,至冯家槽。本合同段终点桩号为K244+500,路线全长8.200km。 2、自然条件 本合同段属构造浸蚀溶蚀中低山—中山地貌,地形起伏大,地面高程750~900m,相对高差一般在50~150m。山体自然横坡较陡,自然坡角多在40°~70°之间,植被较发育,基岩多裸露,覆盖层较少,主要为寒武系及碳酸盐层,部分路段形成“V”形峡谷;沟谷底部发育大型溶蚀槽,溶洞、岩溶洼地、落水洞呈串珠状分布。 根据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组合特性及成因类型,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程度等工程地质条件,分为以下几种:岩溶、岩堆、滑坡、崩塌、断裂破碎带、溶崩角砾岩等。 项目区内降水集中、降雨强度大,12月至2月为枯季,5~9月为雨季,尤以6~8月降雨最多,均占全年的50%,其间连续强降雨过程持续时间一般5~7天,长者可达半月余;多年平均降雨量1450mm(恩施)~1310mm(利川),最大日降雨量可达166.9mm(利川),局部可达324mm,夏季山区小气候特征明显,雷阵雨、暴雨几乎天天出现。路线区地处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潮湿多雨。全区多年平均气温15.5℃,夏季7~8月平均气温25.8℃(恩施)~23.3℃(利川),冬季1月平均气温5.0℃(恩施)~1.7℃(利川),极端高温41.0℃(恩施)~35.4℃(利川),极端低温-5.2℃(恩施)~-15.4℃(利川),无霜期约234天。区内冬季有冻寒现象发生,临时性冻土厚度一般30cm以内。 3、工程主要工程数量 本合同段主要结构物类型及数量如下:路基开挖土石方:93.9万方;路基回填土石方:63.7万方;路基防护浆砌石:10.0万方;防护工程:91756.6立方米,排水工程:15797.8立方米;特大桥:2610.8米/3座;大桥:1227.18米/4座;中桥:90米/1座; 分离式立交桥:96.68米/2座;天桥:54.6米/1座;涵洞:187.3米/6道;通道:93米/3道。 二、高边坡分布区域和具体特点 本合同段路基高边坡共有以下几种情况,具体分布如下: 1、K236+900-K237+000段 本段路基深挖路堑,中线挖深为20m-24.359m,最大中线挖深为24.359m。根据路基左右两侧的挖深和土质的不同,左右两侧的梯级高度和坡比不同,左侧分2-3级,每级高度8-10m ,坡比为1:1.5、1:1.25、1:1三种,右侧分3-4级,每级高度8-10m,坡比为1:1、1:0.75两种。 路基段在地貌上属构造侵蚀溶蚀低中山。路线地处缓坡地带,地表多覆盖有0.5m-2m的坡洪积粘性土,局部为大块石,其下为岩堆,以碎、块石为主,成分为灰岩,直径在3-50cm,最大直径3-4m , 少量粘性土充填,局部轻微胶结差。路线右侧坡脚处厚度8.1m-12m。再其下为弱风化白云质灰岩。 本段无较大的地表水系,一条冲沟在近岩堆区中部向北折向东,直通岩堆区外岩溶暗河,沟内无长年性水流,降雨时地表水汇集并通过冲沟向岩溶暗河排泄。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和盐溶水,水量较小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