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天山地区二叠纪大型走滑构造及其运动代学研究.doc

天山地区二叠纪大型走滑构造及其运动代学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山地区二叠纪大型走滑构造及其运动代学研究

天山地区二叠纪大型走滑构造及其运动学、年代学研究 舒良树1, Charvet Jacques2 王 博1 Laurent Charvet-Sebastien3 朱文斌1 (1,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210093;2, 法国奥尔良市奥尔良大学地球科学学院;3, 法国巴黎市彭杜瓦思大学地质学院) 伴随晚古生代碰撞造山作用,中亚地区发生了强烈的后碰撞-岩浆事件,导致天山造山带的解体。这一事件的地质标志明显,主要包括裂谷、岩浆和走滑韧性变形3个方面,时间为290-245Ma.裂谷活动引起地壳减薄和垮塌堆积,其岩浆成分具双峰式特点,而走滑剪切则导致地质体的移位,产生糜棱岩带。这种裂谷型垮塌岩带、双峰式岩浆岩带和走滑韧性剪切带,集中分布在山前地区。后碰撞岩浆作用以花岗岩浆侵入和玄武岩浆底侵为标志,后者的标志是在花岗岩中出现密集的同时代的基性岩墙群和玄武质包体。 在天山造山带,由于古生代时地质体的拼贴增生,原先的推覆剪切带被近东西向的韧性走滑断层强烈改造,这种作用从二叠纪一直延续到早中生代。韧性走滑构造普遍出现在七个大型韧性推覆剪切带乃至整个天山地区。经过研究,我们确定了三个大型韧性走滑带,即,中天山北缘那拉提-冰达坂-尾亚带(延伸状态有争议)、吐哈盆地南缘康古尔-黄山带、新疆北部以及哈萨克斯坦的额尔齐斯带。 1. 地质特征 在中国境内近东西方向延伸1500km的那拉提-冰达坂-尾亚带韧性走滑带是中天山和北天山的分隔带。其南部为蛇绿混杂岩亚带,北部为韧性走滑亚带,前者由镁铁岩-超镁铁岩岩块组成,大者宽200米,小者仅十余米,后者由奥陶纪火山岩和志留纪浊积岩组成,均遭受了绿片岩相变质作用。因此,该带被解释为古生代大洋俯冲、陆块碰撞拼贴的缝合带。具有完整层序的蛇绿岩套(地幔橄榄岩、镁铁质堆晶岩、基性岩墙、玄武岩、硅质岩、复理石等)只在托克逊县的米什沟、干沟见到。元古代基底岩石中的云母片岩、片麻岩、花岗片麻岩、基性麻粒岩被压扁拉长且强烈糜棱岩化。 宽2-3km、近东西方向延伸600km的康古尔-黄山韧性走滑带由石炭纪玄武岩、安山岩、火山碎屑岩、阿拉斯加型的镁铁岩-超镁铁岩、硅质岩、大理岩等组成,构成一条晚石炭世缝合带。巨型的铜镍硫化物矿床以及各种金矿床主要集中在此带。所有岩石均遭受糜棱岩化变质-变形作用,面理陡立。 额尔齐斯韧性走滑带走向近东西、延伸超过1000 km,由经历了绿片岩相-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的早古生代碳酸盐岩、泥砂质岩石夹火山岩组成,在中国境内沿阿尔泰、富蕴、青河等地分布,向西延入哈萨克斯坦,称伊尔齐斯带,构造上,该带具有西伯利亚大陆亲缘性,奥陶纪灰岩、泥岩中普遍含等称三叶虫,志留纪泥-砂岩中普遍含图瓦贝。 由于二叠纪高变形速率的走滑剪切,岩层普遍呈近直立状,“花状构造”在上述三个带中也很发育。在康古尔走滑变形带,花岗片麻岩中米级尺度的“花状构造”较为典型,有三部分组成:(a) 东西走向的轴部,以陡立的面理、近水平的线理为特征,XZ面上不对称组构指示右旋剪切动向;(b)朝南逆冲剪切的南翼以及(c)朝北逆冲的北翼。在其南北两翼,小型韧性断层的倾角变化较大,从下部的进直立到上部的缓倾斜。Flinn值K南翼为0.38,北翼0.47。他们是走滑派生的挤出成分,指示当时走滑变形非常强烈。 2. 运动学分析 在上述3个韧性走滑带中,糜棱岩化普遍,线理、面理发育,各种非同轴不对称剪切组构丰富。经过20条剖面的观察测制,500件定向样品的薄片鉴定(平行线理、垂直面理切制),发现大量不对称剪切组构如σ-型和(-型的残斑系、S-C复合面理、旋转的长石石英眼球构造、不对称石香肠、裂解位移构造、不对称雁列的岩片、斜交糜棱面理定向排列的石英亚颗粒集合体以及糜棱岩中石英的C轴组构。据此,各地段的韧性剪切动向得以精确确定。其中,中天山北缘带属于右旋走滑韧性剪切带,康古尔带以右旋动向占优势、局部可见早期顶朝北的剪切构造,额尔齐斯带则以左旋动向为主、伴有部分后期右旋走滑韧性剪切成分。 3. 年代学制约 野外地质证据和大量年代学数据为确定走滑变形时间提供了有效的制约。在晚石炭世,新疆北部和哈萨克斯坦发生一次强烈左旋走滑变形,以额尔齐斯带最为典型;到早二叠世,一次波及全疆的右旋走滑作用发生,伴随同构造期的裂谷构造、水下滑塌堆积构造、玄武岩浆底侵活动以及花岗岩和辉长岩的侵入、双峰式火山岩喷发等。左旋走滑变形时间在290-280 Ma,右旋走滑变形时间则在270-245 Ma。 对滑塌堆积岩带中的玄武岩和辉绿玢岩分别作锆石的SHRIMP和U-Pb法测年,获299±4Ma(SHRIMP)和289±5Ma(U-Pb)年龄值,相当于早二叠世。对云母片岩、片麻岩中的新生白云母和黑云母所做Ar/Ar法的系统定年,为中亚地区晚古生代拼贴增生、早二叠世-早中生代走滑变形的时序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