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矫正儿童行为的技巧.docx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矫正儿童行为的技巧

矫正儿童行为的技巧把《SUPER NANNY(超级保姆,又名BB保你大)》中矫正儿童行为的技巧总结了一下,和大家分享。超级保姆Jo Frost光顾的家庭都有着令人头疼的小恶霸掌握家里的大局,使得父母似乎无法挽回当家做主的地位。这些小恶霸,在我看到的案例中,最小的一两岁,最大的约十岁。Jo的训练为期三周,前两天自然观察家里的情况,不做干涉;观察以后与父母谈话,并制订时间表和规则表;Jo会亲自指导父母一段时间,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之后Jo会离开几日,通过录像监控家中情况;最后,Jo返回家中再进行一周的指导,指出监控时所发现的问题。Jo的宗旨是惩恶扬善。惩罚不良行为,赞扬好的行为。惩罚的时候,声调要低沉,使用有威严的语调。而赞扬的时候,声调要提高,可以拍掌,“乖孩子!”“做得好!”思过室技巧(Naughty zone technique):思过室是一个单独用来惩罚孩子不良行为的房间,房间内布置简单,没有电器和玩具。也可以使用房间的一个角落、一块垫子、家中的楼梯,因此类似的技巧还有 “顽皮墙角”(Naughty corner)、“顽皮垫子”(Naughty mat)、“顽皮楼梯”(Naughty step)。步骤如下:1、之前要预先给孩子警告。2、如果孩子知道警告还是表现出不良行为,就把他/她带到思过室(或者顽皮墙角等)。3、蹲下来到孩子的高度,有目光接触,用有威严的声调,解释带他/她到这里是因为他/她的哪些坏的行为。4、惩罚的分钟数等于孩子的年龄数。如2岁惩罚2分钟,4岁惩罚4分钟。期间忽略孩子试图引起父母注意的行为。5、时间到时,再次解释孩子的行为,要求孩子道歉。不道歉就继续惩罚。道歉则拥抱,并且要赞扬。这很重要。没收玩具技巧(Toy confiscation technique):惩罚坏的行为,鼓励好的行为,同时教孩子学会珍惜。1、告诉孩子只能留下十个玩具,装在自己的小箱子里。2、设置一个大箱子用于存放没收的玩具。每表现出一次坏的行为,就没收一个玩具。3、每表现出一次好的行为,就归还一个玩具。以上两个是Jo的惩罚技巧。这两个技巧实际上是要在家庭中建立规则,教会家长掌握家中的大局,也使孩子明白,不好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做错事情不会再得到纵容,这已是无法挽回的事实。睡觉分离技巧(Sleep separation technique):用于矫正那些无法与父母分睡的孩子的问题。1、亲亲孩子,说晚安,把孩子送到床上就寝2、坐在床边,但不能有目光接触,不能说话3、如果孩子哭闹,跑下床,把孩子放回床上,但不能有目光接触,不能讲话4、一直重复,等到孩子入睡当孩子发现哭闹或者是任何行为都无法改变自己要单独睡觉这个事实的时候,就一定会乖乖入睡的。参与技巧(Involvement technique):Jo还使用了一种让孩子乖乖陪父母逛超市的技巧。以免宝宝到处乱跑,乱拿乱丢东西。1、给孩子布置一些任务,使孩子变的忙碌起来。比如让孩子帮忙去找一些要买的东西。2、孩子完成了任务要赞扬,给予一定的奖励。比如给宝宝一支棒棒糖!团队合作技巧(Teamwork technique):这是使孩子们共同和谐玩耍的技巧,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免孩子们在一起就是互相打闹和攻击。1、想一个游戏或任务让孩子们共同参与。2、使他们感觉好像是一个团队一样。3、游戏中鼓励和赞扬孩子。4、鼓励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任务。5、最后对于孩子们共同完成了团队任务给予鼓励。Jo想出了一个在家中藏了各种纸片的“寻宝游戏”,每个纸片上都有一个问题,问题的答案是家中有的一些生活用品,孩子们要共同努力想出问题的答案,并找到这些东西。在父母和JoJo的鼓励下,最后孩子们很努力而且成功地完成了任务。孩子们得到了外出就餐的奖励,非常开心。去粘贴技巧(Off-the-hip technique):有的孩子老是粘着母亲,哭闹着不肯松开,又不说自己想要什么。对于这些孩子,Jo使用了“去粘贴技巧”。1、不要抱起孩子2、蹲下来至孩子的高度,告诉孩子安静下来,问他/她想要什么。3、如果孩子依然粘着哭闹,离开,忽略。4、重复直到孩子安静下来。然后给孩子拥抱。当孩子安静下来,说出了自己想要什么,并得到了想要的东西,这种行为就会得到强化,以后再有需要的时候就会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如果孩子只是单纯想粘着母亲,当他/她认识到母亲不会再纵容自己这个事实,最终会安静下来。“再见奶瓶”技巧(Bye-bye bottle technique):有一个案例中,Jo看到一个男孩三岁了还在使用奶瓶,就使用了这个技巧让他和奶瓶说byebye。1、首先找到一个用来替代奶瓶的带吸管的瓶瓶。还是个漂亮瓶瓶呢!2、向孩子解释他/她已经是个大孩子了,大孩子已经不能再用奶瓶了。3、当孩子发脾气时不要屈服。4、扔掉奶瓶。记得一定要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