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汉英双语教学中的语码转换探析.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英双语教学中的语码转换探析

汉英双语教学中的语码转换探析摘要:在日常双语会话交际中,语码转换的频率、目的语使用的准确性和流畅度等,会直接影响交际目的的实现。因此,在双语教学中,语码转换也是重要的研究元素。在我国,汉英双语教学方兴未艾,研究汉英双语教学中的语码转换,特别是通过具体教学案例的分析,认识其特点、规律和效果,有助于客观认识我国现阶段汉英双语教学现状,并为其走向、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关键词:语码转换;汉英双语教学;案例分析语码(code)和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范畴,语码可指一种语言,也可指一种语言变体或方言,语码转换则指说话人从某种语言或语言变体到另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变换使用。[1]在国外,语码转换研究始于上世纪20 年代,到60 年代,此研究有较快的发展。在我国,语码转换研究则更加滞后,1987 年才开始出现介绍西方语码转换的文章,到90 年代,此研究逐渐升温,并在2006 年达到高潮。[2]但是,目前国内外学者此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日常双语交际环境中的语码转换,对二语或外语教学环境中的语码转换则研究甚少,而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中的语码转换研究还几乎无人涉足。然而,语码转换又是反映双语教学阶段性特征、影响其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充分认识日常交际中的语码转换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双语教学中的语码转换,无疑对我国汉英双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一、日常交际中语码转换的类型和功能(一)类型日常交际中的语码转换主要有四种类型,即词内转换(intra-word switching)、句内转换(intra-sentential switching)、反问转换(tag-switching)和句际转换(intersentential switching)。词内转换指的是在一个单词内使用两种语言,这类转换多发生在两种语言都是拼音文字(phonetic writing)的双语交际中,如shoppa,说话人从前半部分的英语单词shop 转换到后半部分的旁遮普语(Punjabi)的复数后缀pa。[3]这类转换在汉英转换中不多见,因为汉语是拼音文字,一个音节中的音素不能独立出来构成词素。但汉英双语者有将某一英语词素附加在汉字后的转换现象,如“书s”(shūz),“三本书”就说成了“三本书z”;句内转换指在一个短语或句子之内的转换,如“一块cake”、“Eating sandwich 是他的嗜好.”;反问转换是句内转换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前半句是一种语言,反问句就转到另一种语言,如“It’s a nice day,hana?”、“When he entered the room,她正在梳头.”;句际转换发生在句子与句子之间,如“I take the great honor to make known to all the plan for the English Culture Festival.首届英语文化节将与2008 年12 月26 日开幕!”(二)功能1.交流的捷径在日常交际中,操双语的人有时很难在另一种语言找到合适的词、短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或估计对方很难听懂其意,就常进行这样的转换。(1)Jason: Look! What have you been doing these days? You’d better shaozheteng (少折腾)!Durf: Ok,我不zheteng 了。“少折腾”是我国近几年才开始流行的词语,虽只有三个字,但蕴含的意义却很丰富,只能在具体的上下文才能体会其意。而在英语里没有对应的词语来表达同样的意思,也很难用简洁的语言解释清楚。以上对话是在两个懂得一些汉语的英语人之间进行的,在这样一个汉英交际情景中,发话人从英语转到汉语,既符合当时的语境,又能让听话人一下就能听辨这个流行词而明白其意。从听话人的回答来看,他不仅听懂了,而且还巧妙地重复了一次,用得恰到好处。由此可见,这样的转换是清汉英双语教学中的语码转换探析2.避免尴尬在单语交际中,有些语言太直白,会使说话人和听话人都感到尴尬或羞涩而说不出口。为了避免或减轻这样的尴尬或羞涩,转用另一种语言是双语交际中的一种常见现象。(2)丈夫:披上大衣,外面太冷了。妻子:I love you.(3)同事1:你在哪儿买的这件underpants?同事2:在南坪步行街一个小商店。例(2)中,妻子用另一种语言曲线表达了心中的爱意和甜美,减少了直接用汉语产生的直白。例(3)中,说话人觉得直接用“内裤”有些说不出口,于是用了underpants,好像拐了一个弯儿,没有那么尴尬。3.易释歧义英汉两种语言在很多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从语系上,英语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family),汉语属于汉藏语系(Chinese-Tibetan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