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知识课件概要
4.我们工作中的微生物污染案例 药材库药材的霉变、腐败; 包材库外包装材霉变,内包材的染菌; 原辅料由于保管不善造成的失效、霉变; 细粉的微生物限度超标; 注射剂的无菌检验超标; 工艺用水的染菌…… 这些事故的发生与微生物污染存在哪些联系? 我们的工作中有哪些容易造成微生物污染的因素? 我们应该如何做好生产环节的洁净作业管理?以减少和避免微生物污染 ,确保产品的质量。 请大家一起来积极思考。 工厂生产环境卫生和产品质量的保障需要 我们共同的努力,请大家一起做好规范操作 ,严格遵守公司的洁净作业规章守则! 珍爱生命 用心生产 * * 孙彬 2009.6 微生物知识 我的QQ:892540530,欢迎与我联系,互相交流促进。 目 录 一、微生物的概念 微生物一词,是对所有形体微小、单细胞或个体结构较为 简单的多细胞,甚至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总称,或简单 地说是对细小的、人们肉眼看不见的、只有借助于显微镜才 能看见的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的分类: 微生物的分类,目前公认的包括七大类。 即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放线菌→螺旋体→真菌(酵母菌、霉菌)。排在前面的小而低等,排在后面的逐渐大而高等,本课件主要介绍其中三类(细菌、病毒、真菌)。 二、微生物的特点 个体微小 结构简单 种类繁多 数量巨大 分布广泛 繁殖迅速 代谢旺盛 容易变异 个体微小 (1μm=10-6m) 物种 大小近似值 病毒 0.01~0.25μm 细菌 0.1~10μm 真菌 2μm~1m 原生动物 2~1000μm 藻类 1μm~m 蚂蚁 2.2-2.4mm 小家鼠 6-9cm 人类 1.7m 结构简单 病毒为非细胞型微生物,仅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没有 典型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多数细 菌为简单的单细胞结构,且细胞结构不甚完整;真菌作为较大型的微生 物,细胞结构完整,或为多细胞结构(我们常见的真菌包括霉菌、酵母 菌和大型真菌,如香菇、木耳等) 病毒结构 大型真菌 冬虫夏草: 是麦角菌科真菌寄生在幼虫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种类繁多 微生物在自然界是一个十分庞杂的生物类群。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 的微生物近10万种,现在仍然以每年发现几百至上千个新种的趋势在增 加。有人估计,这个数仅占自然界微生物种类的1/10,所以微生物资源 的开发潜力是很大的。 数量巨大 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是十分惊人的。一滴水,一颗土粒往往都是一个 微生物“社会”。其中以土壤内的生存密度最大,1克较肥活的土壤常含 有几亿到几十亿个微生物;贫瘠土壤每克也含有几百万到几千万个,一 只肮脏的苍蝇,全身能携带5亿多个细菌,三对足能粘附700万至1000万 个细菌,可见微生物的密集度之大。 人体及排泄物携带的微生物数量 部位 数量 手 100~1000/cm2 头发 100万/cm2 鼻内分泌物 1000万/g 唾液 10亿/g 粪便 710亿/g 一个人的全身皮肤 1000亿个 分布广泛 微生物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一类生物。在辽阔的自然界中,无论 土壤、水域、空气以及动物、植物、人体内外都有大量微生物存在。从 炎热的赤道,到酷寒的极地;从阳光强烈的万米高空,到终年不见阳光 的万米海底;从绿色无边的平原,到荒芜人烟的沙漠;从冰雪高山到泥 泞沼泽,到处都有微生物的踪迹。尤其令人惊奋的是,有些微生物能够 在异常的条件下生存,例如耐酸菌能在10%的硫酸溶液中生活,暗热菌 能在温度高达98℃以上的温泉中生活,有的甚至在高达200~300℃的深 海火山口附近也能活动,嗜盐菌在含盐量高达23%~25%的死海里,甚至 30%的氯化钠溶液中和盐块上存活,显然这是一般生物所望尘莫及的。 繁殖迅速 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十分惊人的,比高等动植物快得多,有些细菌,在适宜 条件下每20分钟就可以繁殖一次,例如大肠杆菌,1个细菌经20分钟就分裂成2 个,每小时可分裂3次,这样,1个细菌繁殖3代就产生8个细菌。即:1小时 1×23=8个2小时 8×23=64个3小时 64×23=512个4小时 512×23=4096个 照此速度繁殖下去,24小时就可繁殖72代,其增殖速率是相当惊人的。但 因种种条件的限制,这种繁殖速度是不能持久的。尽管如此,微生物这种快速 繁殖能力应用到工业发酵上,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增殖,收或较多的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