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基因测序行业专题研究报告.pdf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因测序行业专题研究 摘要: [Table_Summary]  基因测序技术孕育巨大市场空间。测序技术的飞跃发展,检测成本 的大幅下降,为其商业化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从产前无创筛查到肿 瘤的个性化用药,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应用范围正逐步拓宽,作为传统 治疗与健康管理方式的革新,正孕育着巨大的市场空间。据 BBC Research 预测2018 年全球市场达到 117 亿美元,5 年CAGR21.2%。 而 Markets and markets 预测中国的基因测序产业 2012-2017 年间 CAGR 达到20%-25% 。  基因测序产业链全景:中国企业在中游测序服务最具优势。基因测 序已经形成明确的产业链分工:①上游为设备和耗材供应商,Illumina 等少数外资凭借技术垄断市场;②中游为第三方测序服务供应商,需 依赖设备投入、运营管理与终端维护开发,是目前中国企业最具优势 的一环;③下游为生物信息分析服务商,现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数据 分析的技术瓶颈日益突显,待发掘的市场潜力最大。  国内市场格局:生育健康应用面临重整。目前测序服务主要面向科 研市场,壁垒低,小企业增长迅速,竞争较为激烈;而医疗市场生育 健康领域应用相对成熟,但前期规范监管不足,经历整顿后正处于试 点探索阶段,未来增长有望恢复;个体化治疗与健康信息管理将随基 础医学发展及生物信息大数据分析的技术进步开启一片新的市场。相 对成熟的产前无创筛查市场,在国内暂停基因检测之前,主要被华大 基因和贝瑞和康所瓜分,2014 年3 月CFDA 开发申请后,申报企业 数量众多,我们认为市场存在再分配的机会。市场准入许可、成本控 制和渠道管理将成为市场角力的关键,市场需经历大浪淘沙的过程。  行业前景广阔,但相关公司发展前景不确定性较高,过程相对漫长。 基因测序行业布局最早的华大基因,贝瑞和康等均未上市,而国内相 关上市公司均处于业务培育或研发的早期阶段,发展前景不确定性较 大:①达安基因参股17%的爱健生物与美国Life Technologies 公司合 作,已能独立开展基于二代测序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等服务,虽综合 配套管理能否跟进需要进一步观察。考虑到公司是与技术相对成熟的 外企合作,且自身的诊断业务已有医院渠道和自有独立医学实验室, 未来或有业务协同的效应,有望在快速增长的测序市场中获得一定的 份额。②千山药机控股 52.57%的宏灏基因已有基因芯片批文,但二 代测序业务尚未开展。③紫鑫药业与中科院合作开发测序仪,仍在样 机试验阶段,需要经历较长的探索期。  风险提示:试点批准进度慢于预期,基因测序引起伦理及道德问题。 目 录 1. 基因测序产业革命新浪潮3 1.1. 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3 1.2. 测序成本不断降低4 1.3. 引领分子诊断方法革新5 2. 基因测序产业链分析6 2.1. 全景——增长迅速,分工明确6 2.2. 上游设备与耗材——寡头技术垄断8 2.3. 第三方测序服务——中国成为全球“测序工厂”10 2.4. 生物信息分析——挑战与机遇并存 11 3. 横向:医疗应用是未来主要增长点12 3.1. 临床应用领域逐步拓宽12 3.1.1. 生育健康领域应用相对成熟13 3.1.1.1.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PGD )14 3.1.1.2. 无创产前检测(NIPT )14 3.1.1.3. 新生儿单基因遗传病检测14 3.1.1.4. 国内无创产检有待政策完善15 3.1.2. 肿瘤的个体化治疗17 3.1.2.1. 肿瘤基因检测17 3.1.2.2. 肿瘤靶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