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一中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特色题串烧.docVIP

寿县一中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特色题串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寿县一中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特色题串烧

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特色题串烧 高考诗歌鉴赏题发展到如今基本上已经定型化,不外是考查形象(或意境)分析、技巧分析、语言分析、炼字炼句等,主要有单诗鉴赏、双诗比较、他人诗评探究等类型。   2013年诗歌鉴赏题,常规定型题居多,特色题少。现将特色题例说如下:   一、考查的拓展与丰富   以往的诗歌内容考查,不外是意象、意境、情感,2013年的诗歌内容的考查涉及到诗歌故事内容的概述。   【全国大纲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客从   杜甫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①。珠中有隐字②,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③久,以俟公家须。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注】①泉客珠:指珍珠。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②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③箧笥: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4分)   【答案】   有客人从南方来,送我珍珠,珍珠里隐约有字,想辨认却又不成字;我把它久久地藏在竹箱里,等候官家来征求;但日后打开箱子一看,珍珠却已化成了血水,可悲的是我现在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应付官家的征敛了。   【特色解说】全国大纲卷诗歌鉴赏题考查的是诗歌内容,要求学生简述故事,检验的是学生的诗歌“翻译”能力和故事叙述能力。简述故事,虽“简”,但不能只是梗概,要具体细腻。   二、探究的广泛与深入   1、思想感情的探究   【湖南卷】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8分)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探究本词的思想情感。(4分)   【答案】   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的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   【特色解说】思想感情的探究不是纯内容的,涉及到思想内容及其表现形式。需要立足全篇,由“意象”到“意境”再到诗歌抒情主人公情怀,逐步思索。   2、诗人心境的探究   【安徽卷】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诗后题目。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在秋夜的孤独之感。韦诗以风动竹、鸟惊栖、人独宿表现内心孤独;赵诗以惊鸟无宿暗寓诗旨,含蓄地道出诗人心境的孤独。   不同点:韦诗孤独中又有淡静。皎月悦目,风竹悦耳,恬静怡人。赵诗孤独中更显凄冷。冷月残烛,秋雨寒枝,凄冷袭人。   【特色解说】诗人心境与诗歌思想有联系,但有区别,“心境”又叫心情,是诗人在一定的生活环境中所表现出的态度体验,是微弱、持久,具有沉浸性的情绪状态。安徽卷诗歌鉴赏题,要求就两首诗中诗人心境求同辨异。涉及到环境氛围、诗人心理等。   3、逻辑事理的探究   【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4分)   【答案】诗人不眠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喜爱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惜夜景”,“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二是思家,最后两句中“无家客”“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   【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鹧鸪天   [宋]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3分)   【答案】   清明节前后,作者思乡情切,在夜晚折下江头的柳枝以寄托思乡之情。虽然那不是家乡的柳枝,也让作者皱眉伤感,所以说“不是苏堤也皱眉”。(3分)   【特色解说】逻辑事理指的是诗歌各层之间联系,如时空转换、假设推进、因果关联等。山东卷、广东卷考查的是由果推因,探究诗人“不眠”的原因。   4、诗歌风格的探究   【天津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8分)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   [宋]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虽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