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界汽车产业格局的变数2011年版
引言:后危机时代留下重大命题 危机,改变了什么? ●在危机前夕,曾经长期稳坐世界汽车第一宝座的通用汽车公司,从第一的位置上摔了下来,随即遭遇她生命中最大一次危机,差一点就命丧危机。 ●一批世界著名品牌经历贱卖,一大批世界著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分天割地,勉强度日。 ●刚刚夺得世界汽车第一的丰田,因前所未有的召回威胁,蒙受了罕见的腹心之痛。 引言:后危机时代留下重大命题 美国汽车为什么受伤最重 日本汽车在此次危机中暴露出什么弊端 德国汽车工业为什么抗风险能力这么强 中国汽车工业该怎么办 引言:后危机时代留下重大命题 1、为什么长期称霸世界汽车市场的美国,会在此次危机中受伤最重? 引言:后危机时代留下重大命题 政府,成为美国这个号称最自由经济国家挽救最自由汽车工业的最主要力量 引言:后危机时代留下重大命题 2、曾经创造了世界汽车工业奇迹的日本,在此次危机中暴露了致命弱点 引言:后危机时代留下重大命题 我当时的判断是,日本汽车企业必然会面临新的痛苦的抉择。 引言:后危机时代留下重大命题 3、德国汽车产业拥有的七个战略特征 ,最值得关注和研究 引言:后危机时代留下重大命题 当时我判断:固有的战略特征使其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基础较为雄厚,即便是遭遇全球危机,也会是全球汽车业中最坚挺的。 引言:后危机时代留下重大命题 4、命题的核心:什么是推动世界汽车产业格局的力量或者说变量 引言:后危机时代留下重大命题 为了分析后危机时代世界汽车产业格局的重要变数,寻找促使这些变数的根本动力,我们以案例对比的形式,展示美国通用和福特、德国大众和日本丰田、韩国现代起亚等重要跨国公司在全球金融危机前后的沉浮表现,来寻找推动未来世界汽车产业格局演变的核心力量。 1.金融危机以来通用公司情况回顾 2.通用公司经营不善的主要原因 3.进入破产保护后的应对措施及效果 2008年 11月,美国本土新车销量仅为74.74万辆,是自1982年10月以来单月最低销量。其中,通用汽车公司“受伤”最重,单月销量仅为153404辆。 2009年2月17日,通用汽车向美国国家财政部提交了重组计划详细方案,要求获得300亿美元政府贷款。 2009年6月1日,由于总负债额高达1728亿美元,通用汽车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 第一、通用公司沉重的历史包袱 历史包袱太重,尤其是人力成本远高于日、欧竞争对手,使其竞争力下滑。 通用汽车公司为其工人支付的成本(即成本+福利)为人均70美元/小时。 通用汽车的医疗保险成本达到1525美元/辆,是日本汽车制造商的5倍以上!工人的小时工资为70~80美元,大大超过日本企业的40~50美元! 巨大的人力成本,使通用汽车公司的发展空间大大制约,战略回转空间不大。 过于追求低成本,通用公司采取的策略是零部件对外采购,以及生产线向低成本市场转移,使其美国本土业务单元的竞争力不足 。 在环保技术、新能源汽车等投资多但见效短的领域,通用汽车公司未能追加投入,积极推动其产业化,这使得该公司在金融危机、油价高涨等负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无法快速推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加剧了现金流枯竭的速度 在混合动力单元、电控系统、电动机、蓄电池等新能源汽车细分领域,通用汽车公司都曾经是领先者,但在小批量试制成功后并没有加大产业化投入,使该公司最终被丰田、本田等企业超过。 不断削减研发费用。数据显示,通用汽车公司的研发成本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就不断下滑,不论是绝对值还是它占销售额的比例均持续下滑。1994~1998年期间,该公司的年平均研发投入是80亿美元;但1999~2003年间,通用汽车公司的年平均研发投入是62亿美元 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美国赢得海湾战争的胜利,美国国内汽油价格维持在1美元/加仑上下。通用汽车较早把握市场走势,将多条轿车生产线转产SUV,获得了丰厚利润。加上美政府对SUV、皮卡进口车征收25%关税,在1996~2002年期间,通用汽车公司等美国汽车企业获利不菲。 20世纪90年代后期~21世纪初:通用汽车公司将大量资金投入对外并购中,而忽视了对产品的开发。该公司大量地将底盘、动力系统的研发工作外包给供应商,并放弃了中小型乘用车的研发,甚至将相关产品开发体系转移至国外,这从根本上削弱了该公司在美国本土的产品开发能力。 2005年起:随着油价上涨及消费者环保意识增强,美国消费者转而青睐中小型乘用车。不过,通用此时已将小型乘用车的研发平台转至通用大宇,将中型乘用车的研发平台交给欧宝,其本土业务单元无法独立研发中小型轿车。大宇、欧宝又远离美国本土,无法及时投放满足需求的产品,导致销量、市场份额下滑。 2009年6月1日,通用汽车公司正式宣布进入破产保护程序。接着,该公司实施了一系列削减成本的策略: 时任首席执行官韩德胜宣布计划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