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病的防治
Adapted from Alexander CM, Antonello S Pract Diabet 2002;21:21-28. 2/3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 包括冠心病、中风、周围血管疾病在内的大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 67% 冠心病、中风、周围血管疾病 其它 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原因 动脉粥样硬化 : 一个血管疾病的全身性及进展性过程 正常 脂肪条纹 纤维斑块 动脉粥样斑块 斑块破裂/ 血栓形成 心梗 缺血性中风/ 短暂性脑缺血 周围血管疾病 无临床症状 心血管死亡 吸烟, 高血压, 糖尿病, 年龄等 稳定性心绞痛 不稳定心绞痛 高危患者 对糖尿病危害缺乏全面的认识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注意个别指标(血糖等),忽视对并发症的筛查. 忽视由血糖控制不佳引发的血压、血脂问题 忽视定期眼底、肾功能的检查 忽视尿常规的检查 忽视心电图等相关的心脏、血管方面的检查 忽视与年龄、性别、家族史、既往病史相关的检查 忽视标本兼治—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 如何做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害因素 由于相关损害因素如高血糖、高血压等是受多种因素影响,饮食、运动、睡眠、情绪、药物、应激情况等,且这些在生活中每天都是变量,因此,必须通过监测,找出规律,调整这些变量使之相对固定,从而达到控制指标。 人对血糖、血压等指标的变化的感知是不敏感的,因此,仅凭感觉治疗是危险的。 糖尿病治疗的困境 2型糖尿病诊断时: 50% 的患者已经有并发症1 超过 50% 的 ?细胞失去功能2 现今的治疗: 2/3 的患者HbA1C不达标 3,4 1UKPDS Group. Diabetologia 1991; 34:877–890. 2Holman RR. Diabetes Res Clin Prac 1998; 40 (Suppl.):S21–S25. 3Saydah SH, et al. JAMA 2004; 291:335–342. 4Liebl A, et al. Diabetologia 2002; 45:S23–S28. 5Turner RC, et al. JAMA 1999; 281:2005–2012. 中心性肥胖是代谢综合征高发的驱动因素 胰岛素抵抗 高血压 血脂障碍 2型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死亡 残疾 代谢综合征 中心性肥胖增加2型糖尿病和CVD风险 腹内脂肪面积与代谢综合征存在强烈而独立的相关性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Available?from Visscher TLS, Annu Rev Public Health. 2001;22:355-75 中心性肥胖 与死亡率和并发症率高风险相关 心血管病和代谢性病变的原因 心脏病和糖尿病的独立危险 猝死的风险相应增加 优于体重或体重指数的心血管病和代谢性病变预测指标 World Heart Federation. Available from 中心性肥胖--代谢综合征的核心因素 中心性肥胖可作为心血管危险预测指标 高血压的主要危害及后果 近年全国统计资料表明,中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数约200万人。高血压病既是独立的心血管疾病,在各种心血管病中患病率最高,又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等多种慢性病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及造成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药物降压的一般原则 长期甚至终生服药 平稳、逐渐降压 单药效果不好时,应考虑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优于大剂量单药 剂量要足够 不可骤然停药或撤药(特别是某些易反弹的药物) 服用方法力求简便 糖尿病 50% 高血压 27% 肾小球肾炎13% 其他 10% 需要透析治疗的原发疾病比例 United States Renal Data System (USRDS) 2000 Annual Data Report. 需要透析治疗的原发疾病比例-中国 糖尿病肾病: 34.39% 高血压肾病: 24.51% 慢性肾炎: 24.5% 多囊肾: 4.34%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4,12:70 血压与肾功能减退关系 1型糖尿病 收缩压140mmHg,肾功能下降速度 6% / 年 140mmHg, 1% / 年 2型糖尿病 收缩压140mmHg,,肾功能下降速度 13.5% / 年 140mmHg, 1% / 年 降压药物选择 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ARB)如代文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蒙诺 钙离子拮抗剂(CCB)如拜新同 ?-受体阻滞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