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1 专题综合检测
专题1综合测试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南非德班举行了国际气候变化大会,主要讨论减碳排放问题。从组成上分类下列物质可以与CO2分为一类的物质是( )
A.SiO2 B.NaCl
C.K2CO3 D.Al
2.物质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中,不符合前者为混合物,后者为单质的是( )
A.盐酸、煤 B.氨水、液氮
C.石油、液氢 D.碘酒、铜
3.下列反应类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CO2+H2OH2CO3 化合反应
B.Cu(OH)2CuO+H2O 分解反应
C.MnO2+2COMn+2CO2 置换反应
D.NaCl+AgNO3===AgCl↓+NaNO3 复分解反应
4.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10-7 m之间
B.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方程式是FeCl3+3H2OFe(OH)3↓+3HCl
C.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
D.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的目的,此无菌净水可直接饮用
5.在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中错误的是( )
A.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水浴温度时,不慎打破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
B.用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夹住距试管口约1/3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
C.使用滴管取液时,先将滴管伸入试剂瓶中,然后用手指捏紧橡胶乳头,赶出滴管中的空气,放开手指,试剂即被吸入
D.把玻璃导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插入端,缓慢旋进塞孔中
解析:选C。C项中,向溶液中鼓入空气会使溶液变质。
6.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其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石灰水中,变浑浊,一定有CO
B.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上稀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
C.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沉淀,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一定有SO
D.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7.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01×105 Pa、25 时,2.24 L Cl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2×6.02×1023
B.0.1 L 3 mol·L-1 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原子数目为0.3×6.02×1023
C.5.6 g铁粉与足量CuSO4溶液反应生成的铜原子数为1×6.02×1023
D.46 g NO2和N2O4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6.02×1023
8.已知0.3 mol·L-1NaOH溶液的密度为ρ1 g·mL-1,0.1 mol·L-1 NaOH溶液的密度为ρ2 g·mL-1,若将上述两溶液等质量混合,且混合后溶液的体积等于混合前两溶液的体积之和,则所得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 )
A.大于0.2 mol·L-1 B.等于0.2 mol·L-1
C.小于0.2 mol·L-1 D.无法估算
解析:选C。此题为不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等质量混合后,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若从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出发来求解,其过程如下:
设两溶液的质量都为m,因为溶液中NaOH的浓度越大,溶液的密度越大,所以ρ1ρ21。混合后所得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NaOH)= mol·L-1
= mol·L-1
= mol·L-1
=(0.2+0.1×)mol·L-10.2 mol·L-1。
9.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某物质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S g,此时测得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 g·mL-1,则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M/10Sρ mol·L-1
B.1000Sρ/M(100+S) mol·L-1
C.10Sρ/M mol·L-1
D.M(100+S)/1000Sρ mol·L-1
解析:选B。依题意可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S/(100+S)]×100%,然后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换算公式c=1000ρw/M,可得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1000Sρ/M(100+S)] mol·L-1。
10.用已准确称量过的氯化钠固体配制1.00 mol/L的NaCl溶液0.5 L,有下列仪器:坩埚、分液漏斗、容量瓶、烧瓶、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托盘天平,其中要用到的是( )
A. B.
C. D.
解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