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育论文;以 柔 克 刚 治 顽 童.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论文;以 柔 克 刚 治 顽 童

以 柔 克 刚 治 顽 童 ——浅谈师爱的重要性 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倍受呵护,养尊处优。他们凡事以自我为中心,随心所欲,加之贪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因此,在小学里出现了好多令老师头疼的学生。(我们暂称为“顽童”) 由于家庭的娇纵,这些“顽童”养成了吃软不吃硬的怪癖。或许是“顽童”较多,或许是老师的时间紧张精力有限,且“软”不及“硬”更能杀鸡敬猴。立竿见影,故而一般老师都是采用“硬”的手段来对付那些顽童的。 其实,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应懂得,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威吓、惩罚、只能造成儿童的逆反心理,引起他们的抵抗情绪。长此以往,甚至会导致部分儿童畏师厌学。而作为教师,以这种压制的方式来管理学生也是违背教育规律的。 凡学生生涯较长的人都知道,良好的班风是学习的前提和保证。但少数“顽童”却能搅得班内一团糟。因此,要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改造”少数“不法分子”。若采用“以毒攻毒”当然是不可取的。相反,以柔克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胜似亲情的师爱来感化他们无知的心灵,则是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表现。 那么,以柔克刚治“顽童”应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措施才适当呢?我是这样尝试的。 一、在尊重“顽童”的基础上主动交流沟通以达成默契。 人都有自尊心和荣誉感。只有他的人格受到尊重与信赖,他们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尊重学生的人格是教育的前提。教师不能因“顽童”常犯错误就认为他们毫无自尊可言。事实恰恰相反,正是由于“顽童”比一般学生更要强好胜,爱面子才导致犯错误。因此,教师要“改造”他们就必须在尊重的基础上主动和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性格、思想,不计前嫌,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可以结交,值得信赖的朋友。此时,教师顺水推舟,不失时机地以朋友的身份对他们提出遵守纪律的要求。这种“给面子”的方式比在课堂上当着全班学生面大声点名委婉多了,相信再不讲理的“顽童”也会接受的。这是,师生之间便达成了某种默契。 二、假愠,默默地注视,此时无声胜有声。 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很差,“顽童”就更是有过之而不及。仅仅依靠师生之间的默契并不能维持每个40分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既不能对其视而不见,又不宜大发雷霆,因为这样会影响自己的情绪,破坏课堂气氛。反之,则可以假装生气,默默地用眼睛注视它几秒钟,让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直到改正为止。以目代言,无声胜有声。 三、轻轻的爱抚暗示期待。 小学儿童对教师怀有特殊的信赖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看来,教师的形象是非常高大的。同时,教师出现在小学生面前始总是正面活动的形象。因此,钦佩、崇敬、爱戴之情油然而生。这种愿意听从教师教导的向师性是小学生的共性,“顽童”也不例外。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不失时机地对“顽童”施以轻轻的爱抚,逐渐使他们对教师由亲近到理解和尊敬,直到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意识到这种爱是充满着期待的。这种爱最终必能引起“顽童”对教师作出积极的反响。以次诱发和鼓舞“顽童”克服困难、改正缺点积极向上的激情。 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前提。我们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当然,以师爱滋润感化“顽童”需要有耐心、有恒心。相信,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以柔克刚必能将“顽童”树造成“神童”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