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记技术的原理与应用概论-10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记技术的原理与应用概论-101

标记免疫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临床免疫学教研室 李会强 医学免疫学与临床医学 免疫预防与免疫治疗 免疫诊断(实验室诊断) 免疫技术与临床医学 肥达氏反应 用于检测伤寒患者血清中抗体,最早血清学实验方法; 放射免疫分析技术 测定体内微量物质含量,推动内分泌学科发展; 免疫学检测技术 经典抗原抗体反应 标记免疫技术 标记免疫技术 《标记免疫技术》可视为用不同的示踪物质与抗原抗体反应结合的微量检测技术的总称,它具有较高灵敏度和较高特异性。不仅应用于临床检验医学,同时也为基础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课程安排 36学时(全部理论课) 分析原理 临床应用 参考教材 临床免疫学检验(第二版) 吕世静 主编 医药科技出版社 本章内容 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标记免疫技术发展简史 标记免疫技术的基本理论 标记免疫技术的特点及局限性 标记免疫技术的应用 本章内容 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标记免疫技术发展简史 标记免疫技术的基本理论 标记免疫技术的特点及局限性 标记免疫技术的应用 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抗原分子 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抗体分子 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抗原抗体反应 抗原表位与抗体超变区空间结构互补奠定分子间的特异性结合; 抗原与抗体间的作用力,使之形成稳定免疫复合物,并呈现一定现象; 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抗原抗体反应 物质基础 抗原分子表面的抗原表位与抗体分子的抗原结合部位之的空间互补性。 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抗原抗体反应 相互作用力 氢键 范德华力 静电引力 疏水键 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抗原抗体反应 反应特点 特异性 可逆性 比例性 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抗原抗体反应 反应特点 特异性 可逆性 比例性 免疫亲和层析纯化蛋白质 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抗原抗体反应 反应特点 特异性 可逆性 比例性 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标记免疫技术 将抗原或抗体用示踪物质(同位素、荧光素)进行标记,形成标记抗原或标记抗体。用已知的标记物与待测的抗原或抗体反应,反应形成的复合物后,通过检测反应体系中的标记物,对待测物质进行测定。 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标记免疫技术 荧光标记免疫技术 同位素标记免疫技术 酶标记免疫技术 胶体金标记免疫技术 发光免疫技术 流式细胞术 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标记免疫技术的地位 标记免疫分析以其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操作简便快速,使其在现代化检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医学、生物学研究和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 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标记免疫技术的地位 标记免疫技术应用于临床检验,已广泛的应用于生物活性物质、激素、维生素、药物、微生物检测的主要方法。其在免疫学、内分泌学、病原体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等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章内容 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标记免疫技术发展简史 标记免疫技术的基本理论 标记免疫技术的特点及局限性 标记免疫技术的应用 发展简史 1941年 采用FITC标记抗体,检测小鼠组织切片中的可溶性肺炎双球菌多糖抗原(Coons)。 1950年建立了用放射性碘标记抗原的方法(Pressman和Eison)。 发展简史 1959年Yalow和Berson完成胰岛素的放射免疫分析,并创立放射免疫分析方法; 发展简史 1960年Ekins创立甲状腺素竞争性蛋白结合分析法。其后,Ekins对标记免疫分析的诸多理论,如标记免疫分析的剂量反应曲线的数学模型、数据处理、灵敏度以及试验设计等均有重要的贡献; 发展简史 1963年Hunter和Green Wood建立了氯氨T碘标记法; 1967年Catt建立固相放射免疫分析法; 1968年Mile和Hale创立免疫放射分析法 ( immunoradiometric assay,IRMA ); 发展简史 1970年Lefkowitz建立放射受体分析法(radioreceptorassay,RRA); 1971年Addison建立双位点夹心放射免疫分析; 发展简史 1971年Engvall和van Weeman建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 1973年Rubenstein建立均相酶免疫分析法; 1974年Rodbard建立RIA和IRMA数据处理的数学模型; 发展简史 1975年Kohler和Milstein建立了用杂交瘤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方法。1980年单克隆抗体正式引入放射免疫分析和酶免疫分析中,为非竞争性标记免疫分析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发展简史 1976年Schroeder建立生物发光免疫分析法; 1977年Greenwood建立Digoxin的RIA全自动分析方法,其中用磁颗粒分离方法为以后全自动化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所引用; 发展简史 1978年Halman建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