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摄影技术基础1立即
摄影技术基础 傅平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课程内容第一章 照相机成像原理第二章 照相机的基本结构第三章 常用的照相机第四章 景深、焦深与超焦距第五章 胶卷第六章 摄影的曝光、测光与用光 第七章 摄影的画面构图第八章 摄影技法第九章 传统胶卷的拍摄 (实地操作)第十章 黑白胶卷冲洗 (暗房操作)第十一章 黑白相片的放大 (暗房操作)第十二章 数码摄影 (实地操作)第十三章 数字图像修复与输出(实地操作) 第一章 照相机成像原理 第一节 针孔成像原理 与摄影术发明紧密相关的一门科学是光学,也就是最早的针孔成像方法。 当来自发光体的光线通过一个小孔时,我们发现光屏上会形成一个和景物或者发光体倒立、左右互换了的影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针孔成像原理。针孔成像原理对摄影术的发明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当今光学镜头的成像就是运用了小孔成像原理。 第二节 透镜成像原理 今天的照相机在成像这一方面同样是采用了针孔成像的原理,只是针孔从一般的物镜换成了高质量的镜头,而“焦点平面”换成了感光片或者电子传感器,用以记录影像。 既然针孔可以成像,为什么要换成镜头来成像呢?主要是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针孔虽然可以成像,但限制了入射光的通量 2)照相机镜头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并且利用凸透镜的可聚光效果,获得摄影感光所需要的光线亮度 3)照相机镜头中的凸透镜和凹透镜合理的组合能使得汇聚于焦点平面的影像更为清晰。 透镜是两面为球面或者一面为球面的透明体,通常是由高质量的光学玻璃制成,包括凸透镜和凹透镜两大类。 第三节 镜头加膜 现代相机镜头多数都经过镀膜处理。镜头最前端表面呈现蓝紫色、暗绿色,就是镀膜的表征。 一、 没有加膜对光线的损失 我们以单片透镜的镜头为例,它能透过光线,同时也会反射和吸收光线。经过测试,只有88%的入射光通过单片透镜而达到胶片;约有5%入境光的光线被反射掉,约有5%的出镜光也被反射掉,透镜本身又吸收了2%的光线。如此就有12%的光线被损失掉了。而现代镜头都是由多片透镜结成,就更加会影响透光能力。片组越多,光线损失也越严重。 二. 镜头加膜的作用 镜头加膜的作用主要是提高透光能力,提高影像质量。镜头加膜的原理是利用光的干涉作用,在透镜表面镀上色光波长1/4厚度的薄膜,它可将该波长的光的反射减少到最低程度。而多层加膜比单层加膜的效果要好,因为膜越多透光能力越强。例如一只7片6组的标准镜头,不加膜的透光率为59%,单层加膜为81%,而多层加膜则为97%。镜头圈上刻有“MC”就表示“多层加膜”。 三、 如何清洁镜头表面加膜层 镜头表面加膜层好比人的眼膜,是入射光进入镜头的第一级接触层,难免收到外环境(如灰尘、雨水、手指印等)的侵蚀。为使成像质量达到最佳效果,我们时常要对镜头表面进行清洁。正确的清洁方法,即可以使污垢清除,又可保证镜头表面加膜层不受损坏。主要注意以下两点: 1. 配备专门清洁镜头的镜头纸、清洗镜头的药液和毛刷、吹尘器. 2.清洁方法: 1)用毛刷、吹尘器将镜头表面颗粒状的灰尘吹掉,再用毛刷轻轻刷去较粘贴的灰尘,如此反复多次。 2)将镜头垂直朝上,滴1-2滴镜头药液在镜头表面中心 3)将镜头纸折叠成约2cm大小的方块,覆盖在镜头表面中心的药液上,用手指轻轻掌握镜头纸(手指不要触及镜头表面),由中心点顺时针向外环形擦洗。 第二章 照相机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镜头 第二节 快门 第三节 对焦 第四节 取景器 第五节 输片装置 第六节 机身与暗箱 照相机的基本结构一 照相机的基本结构二 第一节 镜头 镜头位于相机的前段,和暗箱连接。有的是固定的,不能拆卸,有的是可以拆卸替换(如单镜头反光相机)。镜头的作用是让被摄景物在焦点平面上结成清晰的影像,也就是使被摄景物在感光片(CCD)上形成清晰的影像。 镜头的种类繁多,要想利用好相机,针对不同的拍摄景物,达到不同的拍摄效果,我们就需要了解和掌握镜头的几个关键性能指标:焦距、口径、光圈,绝大多数镜头的镜圈上都刻有它们的标记。 一、 镜头的焦距 1.镜头焦距的概念 当相机镜头对准无穷远的位置时,镜头中心到感光片(CCD)的距离。 现代相机镜头焦距的变化幅度在6mm--2000mm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焦距可以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pdf VIP
- 【新教材】花城版一年级音乐上册(艺术唱游)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教学计划(全35页)(2024年).doc VIP
- 二 比较文学的对象、体系与方法.ppt VIP
- 电商直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ptx VIP
- 2020年版中国药典药物检测相关知识考试试卷.docx
- 2025割草机器人市场规模技术路线及竞争格局分析报告.docx
- 体育心理学(第三版) 季浏PPT课件.pptx
- 四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 测试题及答案 .pdf VIP
- 家用空调主板整机可靠性测试标准.docx VIP
- 2025秋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