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理論基础探讨.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理論基础探讨.PDF

第二章 理論基礎探討 「環境正義」所關注的係因環境因素而引發之社會不正義及環境風險 不公平分配的議題。在當代經濟活動不斷追求資本擴大、再生產的基調之 下,因環境破壞所引發的社會不平等問題,實源自於「資本累積」之系統 性邏輯而產生的(Faber,1998:5),環境污染的製造與分配背後所隱含的其 實是「生產方式」( mode of production )的問題(許紹峰,2001:26)。尤 其政府在追求經濟成長前提下,為滿足資本家資本積累及利潤最大化之需 求,往往漠視生產事業機構或資本家排放污染、破壞環境的事實,甚至無 視其將處理生產製造的廢棄物成本轉而由全體或部分民眾來負擔,在污染 者尋求「最小抵抗路徑」( least resistance path )之原則下,少數民族或弱勢 族群便自然是該行為合理化犧牲的目標,此衍生強勢團體對弱勢群體不公 平對待及環境剝削的議題,亦是環境正義所重視的規範性關懷。 本研究從環境正義面向瞭解事業廢棄物掩埋場設施設置衝突背後隱含 那些不正義議題。因此,在理論基礎探討上,爰引環境正義、鄰避設施設 置衝突理論及相關文獻進行論述及整理;同時為使環境正義理論意涵作有 系統的詮釋,本研究擬先從正義概念的界定及環境正義相關課題,引伸出 與其觀點相關的羅爾斯(Rawls )正義論所關懷的正義原則,其次再就鄰避 設施設置衝突背後隱含之意義及衝突化解問題進行論述,俾作為本研究後 續相關議題分析之理論基礎。 第一節 環境正義理論 一、正義概念 (一)正義概念之界定 「正義」(Justice ),時常被視為是一種理念或理想,自十八世紀以來, 歐洲民主國家興起使民主思潮逐步深入全球人類的生活各層面,而民主理 念中的平等精神亦是「正義」概念最重要的主張。在西方政治哲學史上, 早在古希臘羅馬時期,柏拉圖( Plato )提倡「正義」觀念,及亞里斯多德 (Aristotle )主張「至善」,皆可視為正義觀念最早的起源。而中國古代正 義觀念的產生,在先秦儒家典籍中,將「正義」作解釋者殊不多見,大致 只以孔子、孟子、墨子等所論述之「仁」 、「義」的信念解析中國固有的正 13 義的思想(蘇昱彰,2006:2-1),並不如西方學者一般作深入及系統的剖 析。 然而,何謂「正義」?從柏拉圖、亞里斯多德 ,至十三世紀的阿奎納 (Thomas Aquinas )、十七世紀的霍布斯(Thomas Hobbes )、十八世紀的休 謨( David Hume )、十九世紀的彌爾(John Stuart Mill ),迄今的羅爾斯(John Rawls )與諾錫克(Robert Nozick )等重要思想家,對「正義」一詞的界定 ,隨不同時代背景而有不同的觀點與詮釋(余桂霖,1996 :2)。茲摘要簡 述前揭學者對正義概念之觀點,經歸納整理如表2-1,即可概略瞭解西方思 想家對正義概念之界定,可謂是眾說紛紜,並無一致觀點,其係因渠等思 想家在不同的歷史時空背景或對問題思考解決切入點之差異,導致正義理 念呈現出不同之觀點與面向。 表 2-1 西方學者對正義概念之觀點 時代\代表學派 代表人物 正義概念之定義 羅馬時期(西元 柏拉圖 正義即是統攝所有其他諸德目之「全德」,此 前 427-347) (Plato ) 為崇高的德行,至善的境界,亦即人人能協 調和諧,分工合作,便是ㄧ個有秩序的整體 ,即為「正義」之德的完成。 羅馬時期(西元 亞里斯多德( 正義為德行的一種狀態,遵守法律,公平與 前 384-322) Aristotle ) 平等的分配;而分配的正義是關切利益之分 配。 十三世紀

文档评论(0)

sunguo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