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用刀片割成大约3mm见方的小块; 用电解或化学腐蚀或机械等方法将它取下;漂浮在溶液上用铜网捞出; 洗净备用; 它的表面形态与原始金相试样相反。 ②一级萃取复型 将浸蚀后的试样表面,应用一级复型法将原始试样中的第二相质点或析出相萃取于复型上,故它是一种半间接的观察。 它的特点是把第二相质点与基体关系显示出来,并能对第二相或夹杂物进行结构鉴定和成分分析。 操作过程如下: 按一般金相法抛光原始试样; 选用合适侵蚀剂腐蚀试样表面,腐蚀程度比金相观察略深,能使第二相质点显露出来,以便萃取在复型纸上; 洗去经腐蚀后试样表面残留的腐蚀产物; 喷碳 利用电解、化学或机械法等; 在一定浓度下的硝酸酒精----酒精----蒸馏水反复清洗,捞在铜网备用。 Precipitates morphology observed in carbon extraction replica of 0.60%Mo weathering steels showing the effect of vanadium content 0.05%V 0.10%V 0.20%V 1100℃ 1150℃ 1200 ℃ 1250℃ 1300℃ 1400℃ As cast slab reheat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or 1 hour ③二次复型 二次复型是连续复型二次,常用于作断口分析; 原始试样也可是金相试样; 与一次复型的区别是需要经过一次中间复型,第一次材料可以是火棉胶溶液,也可以AC纸; 再在一次复型上喷碳。 4) 金属薄膜 上述胶膜和碳膜复型法的缺点: 只适用于观察试样表面现象; 分辨率较低,小于50?以下的组织不能显露出来,不能充分利用电子显微镜高分辨率的特性; 萃取膜和微粒试样,只能对某种单个物质或析出相进行研究。 金属薄膜弥补了复型的局限性,它已成为直接观察晶体缺陷及其结构的重要手段,把结构与形貌分析结合起来;极限分辨率得到发挥;动态观察。 金属薄膜的制备: 用于透射电镜观察的样品厚度要求在5--200 nm之间,经常使用的方法是双喷电解抛光法。 线切割:用线切割的方法从样品上切下0.20—0.30mm厚的薄片。 预减薄:减薄的方法有二种。 1)化学腐蚀预减薄,即配置氢氟酸:双氧水:水=1:1:3的化学腐蚀剂,将薄片腐蚀到几十μm的厚度; 2)机械减薄:在水磨金相砂纸上磨薄到几十μm的厚度。 冲成小试样:在小冲床上将预减薄的薄片冲成直径为 φ3mm小试样,以便能安放在电镜样品夹中。 双喷电解抛光减薄: 1)把无锈、无油、厚度均匀、表面光亮、直径为φ3mm的样品放入样品夹具上; 2)将样品夹具放入双喷电解抛光装置的喷嘴之间,调整样品夹具、光导纤维管和喷嘴在同一水平面上; 3)为防止样品氧化,电解液温度应控制在-20℃--40℃左右。 不锈钢阳极 铂极 材料 电解液 技术条件 电压 (V) 电流(A) 铝 10%高氯酸酒精 40~50 30~40 钛合金 10%高氯酸酒精 40 30~40 不锈钢 10%高氯酸酒精 70 50~60 硅钢片 10%高氯酸酒精 70 50 钛钢 10%高氯酸酒精 80~100 80~100 马氏体时效钢 10%高氯酸酒精 80~100 80~100 6%Ni合金钢 10%高氯酸酒精 80~100 80~100 某些金属材料双喷电解抛光规范 (-) (+) 在酒精中漂洗 1)样品穿孔后立即把样品夹具放入酒精中漂洗两次; 2)打开夹具用镊子夹住样品的边,在酒精中漂洗4—5次,以免残留电解液腐蚀金属薄膜。 3)从抛光结束到漂洗完毕动作要迅速,争取在几秒钟完成。 观察样品 样品制成后应立即观察。暂时不观察的样品,应保存在合适的地方,如干燥器、无水酒精、丙酮等。 5)无机物薄膜试样 一些无机材料如耐火材料、矿物、半导体材料等,由于它们不导电,因此,不可以象金属材料那样来通过电解来减薄; 因此,采用等离子(氩离子)轰击,物理地来减薄试样; 减薄也分两个阶段:1)人工(机械)磨薄到一定厚度几十微米;2)在一定设备上实现氩离子轰击减薄; 它的缺点是时间长,但一般薄区大,成功率高。 2、“电子探针”的分析方法 基本的分析方法有: 点分析; 线分析; 面分析。 点分析 将电子束固定在所要分析的某一点上; 用手动或马达带动来改变晶体和计数器的相对位置(对于波谱仪); 这样就可以接收到此点内的不同元素的特征-X射线。 就可以知道这个合金中含有什么成分。 用能谱分析时,使电子束固定轰击试样上的分析点,几分钟内即可得到分析区内全部元素的谱线。 对析出相进行点成分分析 线分析 线分析是将特征-X射线谱线(包括波谱仪和能谱仪)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