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调查显示:高考头名进职场七成无音讯.doc

调查显示:高考头名进职场七成无音讯.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调查显示:高考头名进职场七成无音讯

调查显示:高考头名进职场七成无音讯 随着各省份高考成绩出炉,高考头名最终选择到哪些高校就读也成为热议的话题。   从今年已经公开报道的信息看,北大清华仍然是不少省份高考头名最为青睐甚至已经确定就读的高校。   根据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00年至2012年,全国超过8成的高考头名最终被清华和北大录取。而香港高校虽然在近几年吸引了不少高考头名学生,但仍未撼动清华北大的地位。而从高考头名选择专业看,经济和管理专业仍然是最多的。   近几年,关于高考头名最终能否成才的争论不断,而调查报告显示,近7成高考头名已难觅职场踪迹,大多数人恐已“流失”海外。   头名调查 八成就读清华北大   今年北京文理头名分别由北京四中张韵凝和清华附中朱宸卓摘得。据了解,张韵凝第一志愿报考了北大工商管理专业,朱宸卓第一志愿报考了清华电子信息类专业。   对于取得高考头名的学生来说,清华北大仍是大多数人的梦想。今年上海市、湖北省等省份的文理科高考头名所报考的高校,也是清华和北大。   今年各省份高考头名中,也不乏有人提前就已经被上述两所高校录取。比如新疆在6月25日公布高考成绩,其理科头名在6月18日就已经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随着高考成绩公布,清华北大等名校对于高分生源的争夺日趋白热化。近些天,清华北大在某省的招生组就相继在其各自的官方微博上发布颇具“煽动性”和“火药味”的招生信息。北大方面更是直指有兄弟院校“造谣”说北大的学生宿舍无空调,而实际上宿舍早就安装空调了……   中国校友会网总编赵德国介绍,自2005年以来,香港、澳门和台湾高校陆续进入内地招生,正在集体挑战北大清华的“霸主地位”。虽然北大清华的地位尚未被撼动,但不可否认的是,香港高校已经成为近几年内地各省高考头名的又一选择。   根据中国校友会网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实际上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全国各地区高考头名最主要的选择,就是到清华和北大就读。   在过去30多年里,选择就读北京大学的高考头名人数最多,有696人,清华大学位居第二,有520人。而这两所高校招录的高考头名人数,占比超过8成。   专业选择 最偏爱金融和管理   从今年已经确认到哪所高校就读的高考头名情况看,金融、经济、管理仍然是他们选择的主要专业去向。   根据中国校友会网的调查报告显示,1977-201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高考头名选择就读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人数最多,有522人,占总数的37.85%。   高考头名专业选择   排序 专业 人数   1 经济学和管理 522   2 电子信息专业 94   3 法学专业 92   4 生命科学专业 85   5 计算机专业 77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专家、云南师范大学冯用军副教授分析指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令人遗憾的是,恢复高考36年来,农学专业尚无高考头名问津,这显然与我国从农业大国变身为农业强国的国家战略不符,值得反思。   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指出,高等教育完全不同于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中学更多强调理解记忆学习,大学更强调反思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除了需要良好的记忆力外, 更需要有一定的创造力。同时,高考头名的父母应抛弃在孩子人生发展道路上“急功近利”包办一切的做法,鼓励孩子不做“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不要集中选择北 大清华等个别高校的经管等热门专业,而应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充分挖掘他们自身的专长和潜力。   争夺生源 港校打出金字招牌   从今年媒体报道的信息看,已经有部分高考头名表示更青睐于香港高校。比如河北省的文科头名于潇,就更青睐于去香港中文大学就读。   根据中国校友会网的调查报告显示,在2000-2012年中国大陆各省市自治区高考头名中,选择就读香港高校的头名有66人,虽然较北京相差甚远,但已经超过上海排在“最吸引高考头名就读地区”的第二位。   早在2005年,北京高考理科头名陈秀野就放弃了清华大学,选择到香港科技大学求学,一时间引起舆论广泛关注。   2011年,香港大学内地共录取学生291人,包括北京三名文科头名在内的17个省、市级高考头名。而当年的北京理科头名梁思齐在三所港校和北大之间,最终选择去香港科技大学就读。   高额的奖学金,是港校吸引更多内地高分考生投奔的一大“杀手锏”。2011年,最终选择去香港科技大学就读的北京理科头名梁思齐获得了该校56万港币的全额 奖学金,足够其在香港的学习和生活开支。而同一年被香港大学录取的17名高考头名,也都获得了每年16万港币的高额奖学金。   而相比之下,国内知名高校的奖学金金额就不具有竞争力。   此外,从近些年香港高校招收内地生源情况看,高额奖学金已经不再是唯一的吸引力。全英文的教学环境,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更好的职业前景,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学生青睐香港高校的重要因素。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