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昔者君老》簡4“受”字再議推荐
《昔者君老》簡4“受”字再議
《昔者君老》簡4“受”字再議
《昔者君老》簡4「唯邦之大 (△)是敬」。對於「△」字,目前學者有如下的看法:
(一)李銳先生說:「原釋文未釋,按此字當讀為『務』,下從『几』(『鳧』所從),李天虹先生已有解説。」[1]何琳儀先生看法相近,其曰:「《考釋》不識。按,當釋『矛』,此字又見《從政》甲10、《從政》乙1。簡文『大矛』應該『大務』。《漢書#8231;禮樂志》『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爲大務』。《潛夫論》『凡南面大務,莫急於知賢。』」[2]黃德寬先生有相同的看法。[3]
(二)筆者曾以為依形應釋為「受」,讀作「務」。[4]
(三)shy;顏世鉉先生以為「此字當為《說文》『巢』部之『叟』字,其下云:『傾覆也,從寸臼覆之,寸、人手也,從巢省。杜林說以為貶省之貶。』段注標音為『方斂切』。此字又可見《古文四聲韻》卷三所引《古尚書》『貶』字,其形正與簡文之形相同。『叟』通『貶』,應是假借用法。『貶』可通『辯』、『變』,……簡文所說,『君卒』乃國之大變;對太子而言,此亦人道之大變。」[5]
(四)林素清先生則以為「簡文『大△』應讀與《史墻盤》『大 』同。……西周金文常見,字多從「ㄎ」從二「 」,……簡文『△』字即『甹』字上部『 』形稍為脫開之形,這是字體由篆至隸演變過程中常見現象。『甹』,即古籍常見的『屏』字。……『邦之大屏』指國君卒後輔佐嗣君(太子)之重臣,因為太子居喪時必須『亡聞亡聽,不問不命』,一切國事只能謹敬地遵從『屏攝重臣』行事。」[6]
建洲按:最近季旭昇師於「簡帛研究網」上發表〈上博二小議(三):魯邦大旱、發命不夜〉一文,[7]對筆者頗有啟發,拙見以為「△」仍應釋為「受」,但應讀作「吏」,即「唯邦之大吏是敬」。請述如下:
第(一)說的問題是上部並不從「矛」,如《郭店#8231;老子丙》簡1「侮」作 (上從「矛」)[8]。雖然△右上筆劃稍有殘損,但與「矛」右旁作 是顯然不同的,仔細觀察應該是作「 」形。而且簡文已經說太子對國事「亡聞,亡聽;不聞不命」,如果下再接「唯邦之大務是敬」是不合理的。第(二)說讀為「務」,錯誤同上。第(三)說林素清先生指出「顏說於字形、文義似皆有據,但是,稱君喪為『邦之大變』,恐怕是缺乏文獻證據支持的。其次,『邦之大變』與簡文上一句『哀悲』的對應關係亦不理想,因君喪一事而特別提出『敬』字,也是難以理解的。」[9]第(四)說釋為「甹」,但楚系文字已有「甹」作 (《包山》201)[10],字形與「△」頗有差異,但是所釋義則可參。
筆者以為字應釋為「受」。上部與《郭店》15.5「受」作 完全同形。[11]下部則與《民之父母》簡6-7「明目而視之,不可得而視也」的「視」字作 、《郭店》9.20「人」作 形近。上引黃德寬先生文章即認為「△」下從「人」。或曰「在古文字裡,作為偏旁的人字,通常位於字體的左邊,鮮見位於下方者」,[12]但是〈從政〉甲10、〈從政〉乙1的「務」字無疑從「人」旁,換言之,說「△」下部從「人」應該是可以的。另外,林素清先生說:「『△』字下部末筆有明顯往左上勾起之勢,與『人』或『几』形不類」[13],但是我們細審彩版,似未見所謂「明顯往左上勾起之勢」的現象。所以「△」的構形不過是將「受」下部的「又」旁換成「人」旁,這是一種整體代替部分的結果,蓋「又」形本是人體的一部分。這種現象如同《郭店#8231;緇衣》簡8「體」字作 ,從「骨」;《上博#8231;緇衣》簡5相應字作 ,卻從「人」,骨頭亦是人體的一部分,是整體替換部分的現象,[14]又如「體」本從「骨」,中山王壺從「身」作 。其次,「職」,通常從「耳」,但曾姬無卹壺作「 」,卻從「首」,[15]這亦可看做是整體替換部分的現象。其三,《容成氏》簡22「禹乃建鼓於廷,以爲民之有謁[16]告者 焉。」李零先生隸作從「干」,有誤,字明顯從「千」。李零、陳劍二先生均讀作「鼓」,由文義看來應該是對的。假若不把這種現象當作訛誤,則反映的是「千」、「 」可互用。「 」象手拿棍狀類東西,與「又」、「手」旁均可相通,如「得」,克鼎作 (從「手」);余#61152;兒鐘作 (從「 」);陳章壺作 (從「又」)。又如「扶」,扶卣作 (從「又」);《說文》古文作 從「 」;《說文》小篆的「扶」作 從「手」。[17]而「千」是「人」的分化字,以「千」來取代「 」,猶如以「人」取代「又」,可作「△」字形變化的佐證。上引顏世鉉先生文章認為「△」是「叟」,換言之,亦認為簡文下從「手」,所以將△釋為「受」應該可以成立。其次,季旭昇師將本簡「發命不夜」讀作「發命不斁」,即《詩經.鄭風.羔裘》中的「舍命不渝」,並說:
以上資料中的舍命者,地位都相當高(參拙作《詩經古義新證.《鄭風.羔裘》「舍命」古義新證》),甚至於是諸侯而在王朝為卿士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日立牌SET-FREE AⅢ系列产品提案书20240628.docx VIP
- AquaECO特灵产品技术手册20231212.pdf VIP
- 中考语文成语易错48道选择题(有详细解析).pdf VIP
- 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pdf VIP
- 海尔物联多联MAX样册2025-4-10.pdf VIP
- 2023年小升初语文专项练习《地名人名拼写规则》(含答案).docx VIP
- 辅警结构化面试题及答案(2025年.docx VIP
- SET-FREE AⅢ产品样册-日立.pdf VIP
- 105656-海尔智慧楼宇检测中心概况(实验室布局,测试能力范围,实验室介绍,数字化测试,实验室认证).docx VIP
- 井控考试试题库(DOC)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