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北省武汉市2009届高中毕业生2月调研测试理科综合试题
武汉市2009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
理科综合试卷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2009.2.13
第卷(选择题,共126分)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的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果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l4 0-16 Na-23
Mg-24 A1-27 S-32 Fe-56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对实验动物进行以下处理:甲切除大脑皮层,乙破坏下丘脑,其它结构保持完整。改变环境温度后A.甲能维持体温对恒定,乙不能 B.甲不能维持体温相对恒定,乙能
C.甲、乙都能维持体温相对恒定 D.甲、乙都不能维持体温相对恒定
2.丙酮酸是生物体内一种很重要的中间产物,下列有关丙酮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4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能产生丙酮酸
B.葡萄糖与丙酮酸能进入线粒体进行有氧氧化
C.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中的丙酮酸能转变成乳酸
D.肝脏细胞中丙酮酸通过转氨基作能生成丙氨酸
3.下列生理过程与生物膜无关的是
A.叶肉细胞中H在光照下分解 .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
.tRNA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 D. 突触小体释放递质到突触间隙
4某些细菌在的是
A.控制细菌外毒素合成的编码区由外显子和内含子构成
B.细菌外毒素的分泌与高尔基体活动相关
C,对数期细菌快速增长,积累的外毒素最多
D.进入人体内的细菌外毒素主要引起机体体液免疫
5.研究人员根据黄杉胸径的大小划分了不同龄级,对种群A(自然状态)和种群B、C(不同人为干扰强度)进行了取样调查,结果如下图。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不同人为干扰条件下,黄杉种群均表现为增长型
B.适度的人为干扰对低龄级黄杉的生长较为有利
C种群A中各龄级数量适中,营养级能量将保持相对稳定
D.种群C中高龄级黄杉数目锐减,随时间推移种内斗争将会增加
62008年8月,某品牌婴幼儿奶粉污染事件震惊全国。不法分子利用了目前食品工业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凯氏定氮法(其核心内容是“先检测食品中氮元素的含量,然后再乘适当的换算因子后得出蛋白质含量”)的缺陷,向奶粉中添加一种很稳定的物质三聚氰胺(分子式C3HN6)而提高蛋白质的检测值。下列有关蛋白质及凯氏定氮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聚氰胺可以将其它物质转化为蛋白质
B.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及必要仪器不能除去蛋白质胶体中的食盐
C一切重要的生命现象和生理机能,都与蛋白质有着密切关系
D,向食品中添加尿素[(NH2)2]比添加三聚氰胺更能提高蛋白质的检测值
NaOH溶液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32氧气和臭氧的混和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B.标准状况下,22.4 L CHH2Br中所含分子数为
C mol H3O+所含质子数为
D mol Fe和足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9. 具有强氧化性的高铁酸盐是公认的绿色、高效的水处理剂,其制备方法可以表,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代表H+ B.是氧化产物
C.ClO-在反应中被氧化
D.生成l mol 时共转移l mol电子
10.常温下,有甲、乙两份体积均为1 L,pH均为3的溶液其中甲为醋酸,乙为盐酸。①甲用蒸馏水稀释至l00倍后,溶液的pH变为a;②乙与等体积、浓度为l.5 mol/L的氨水混合,在此混合液中:bmol。则a、b正确的答案组合是
A.3~5之间;0005 B.3~5之间;001
C.5;0005 D.5;001
11.定温度下,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H气体,发生如下可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是
A.若每消耗2n ol HI的同时生成n ol H2,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
B.容器内的压强不发生变化,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
C。平衡时,其它条件不变,再充入一定量H,新达平衡后;的百分含量增大
D.平衡时,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
12.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Na、NaClSiO2的熔点逐渐升高
B.1 mol乙醛与足量新制的银氨溶液反应生成1 mol Ag
C一定条件下可将干冰转化或组成为“C02的原子晶体,该晶体中每个碳原子与四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英语新人教精通版三年级上册Unit 4 Friends Lesson 2教学课件2024秋.pptx
- 2025年易制毒化学品考试练习测试题附答案.doc
- 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25-2030年).pptx VIP
- 创业资源的管理与整合.pptx VIP
- 2024科技住宅设计标准.docx VIP
- 2025年信息管理系统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板.docx
- 管道施工ppt课件学习资料.ppt VIP
- 【2024年7月中考试题观察研讨课件】7. 滨州中考第21题 解析.pptx VIP
- GB50156-2012(2014年版)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pdf VIP
- _黄帝内经_中相关_血气_气血_论述辨析.kdh.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