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件:第三单元 10《读碑》 (共40张PPT).ppt

2017-2018学年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件:第三单元 10《读碑》 (共40张PPT).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件:第三单元 10《读碑》 (共40张PPT)

* 单击小图,出现大图,再次单击大图,大图消失 3 读 碑 刘成章 点击播放 朗 读 点击图片回目录页 3 读 碑① 刘成章 我说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②。A 20 余年前,我第一次看到它,印象十分深刻 。 它庄严、雄伟、壮观,像一个有着汉白玉肌肤的巨人,站立在天安门广场。其时,瞻仰者络绎不绝,如半凝滞的河水缓缓流淌;我比他们看得更慢,是河水中的一块石头。 它正面的题词,我细细地读;它背面的碑文,我细细地读;它底座上的浮雕,我一一细心地看了。B 题词和碑文沁入③我心,浮雕又夯实④了我对它的记忆。 忘不了的还有,离开的时候,见石栏杆前,一位喜盈盈的少妇,抱着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少妇抬抬下巴指点,孩子伸出嫩藕般的小手,抚摸石栏上突起的圆柱。它使我怦然心动,刹那间,昨天,今天,明天,一齐在心头涌现。我不由再次仰起头:彼苍者天⑤,伟哉此碑! 丰碑千秋! 旁 批 注 释 单句独立成段,突出所写对象。 反复说“细细地读”、“细心地看”,表示读碑认真,为“我”认为读懂了作铺垫。 A B 点击图片回目录页 后来,我每次去北京,天安门广场都是少不了要去的地方,去了,自然要去瞻仰纪念碑。那碑上毛泽东的题词,那碑上毛泽东起草、周恩来手书的碑文,我不敢说倒背如流,起码是牢记在心里了。C随着阅历的增长,我对它的体会更深。 但是,那年去了一趟南泥湾,我竟发觉,我并没有读懂! 南泥湾有个泉,叫做九龙泉,泉上小亭如开花的浓荫,掩映着一座烈士纪念碑。D 那是当年王震同志率领的三五九旅,在这里开展大生产运动时立下的。多年的风雨剥蚀①,那碑身已经有些残破。 它的正面,像个储得满满当当的铅字架;它的背面,也像个储得满满当当的铅字架;整个碑上,是字的堆积,字的重叠,字的密密麻麻。什么字? 森林一样的烈士的名字! 我的呼吸急促起来。啊,一个旅竟牺牲了这么多的战士! 泉水如泣如诉。 陪同者告诉我,年前,一位烈士的亲属从南方来,趴在碑上查找烈士的名字,整整找了半小时,都没有找见。 他说,假若让他到一个团的营房挨个地找人,也该找到了。 旁 批 注 释 “ 少不了要去”、“自然要去”、“倒背如流” 、“ 牢记在心”——反复写“我”对碑的感情之深。 “ 如开花的浓荫, 掩映着……”满怀深情地写那座有些残破的纪念碑,是全文不可缺少的插叙。 C D 点击图片回目录页 烈士的名字究竟有多少,我没有数,只是粗估了一下;然后,我将目光投向前边开阔的川道① 。我在想:要是把每一个名字都复活为一个血肉之躯,那么,他们足足可以把多半条川道站满! 要是他们又像开誓师会那样高呼,那么,这条川道将震响着一片多么恢弘② 的声音! E 我于是想起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我以前实在没有读懂它。那碑文中的“ 三年以来……”“ 三十年以来……”“ 由此上溯③ 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只从字面上读读就行了吗? 它的背面还有什么呢? 难道不是铭刻着的密密麻麻重重叠叠逶逶迤迤④ 起起伏伏触目惊心比森林还要辽阔十倍百倍的烈士的名字吗?名字的数目,不是几十万,不是几百万,而是几千万! 要是把那些名字也复活为血肉之躯,那么,天安门广场是站不下的,加上东西长安街也是站不下的。就是把偌大的北京城挤得满满当当,也摆不下他们的巨大阵容! 他们的人数,是要比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公民数还要多的! 然而为了缔造我们的幸福生活,这么多,这么多的英雄儿女,竟都倒在血泊里了! 旁 批 注 释 对烈士人数之多的形象表达,更有感染力。 E 点击图片回目录页 读书往往要读注释,才能读懂。读碑文也需要注释。南泥湾的九龙泉纪念碑,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条极好的注释。 现在完全读懂了吗? 我不敢说。但起码,每看见人民英雄纪念碑,心中便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 F 旁 批 “升腾起”表现了难以遏制的奔涌的情感,这是读懂碑文后的主旨升华。 F 点击图片回目录页 作者对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读完全文,请你说说是哪三个阶段?全文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问 题 答 案 点击图片回目录页 ①三个阶段是:先前多次瞻仰,对纪念碑有了深刻印象;到南泥湾参观了九龙泉烈士纪念碑,受到了强烈震撼,并由此认识到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深刻内涵;后来每看见人民英雄纪念碑,心中便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 ②全文中心意思:本文通过对解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心路历程的叙述,告诉我们不要忘记那些为今天的幸福生活英勇献身的千千万万烈士,我们只有珍惜今天,创造更美好的明天,才无愧于这些人民英雄。 点击图片回目录页 点击图片回目录页 问题:“泉水如泣如诉。”——这一句独立成段,起什么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